
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家住高新区上铁银欣花园小区的老李以前一提缴纳物业费就上火,今年却痛快交了钱:“以前钱直接给物业,服务跟不上交得憋屈。现在进共管账户,花销大伙议,账目随时查,清清楚楚!”
小区物业服务跟不上,群众有切肤之痛。为解决这一痛点,合肥推出“新招”——信托制物业模式。
作为合肥市首个试点的商住小区,高新区上铁银欣花园小区推行该模式近两年,物业费收缴率从70%跃升至97%,全年投诉量降至个位数,居民满意度提升,实现“两升一降”。
让全体业主
做回“小区主人”
上铁银欣花园小区建于2011年。前期因小区基础设施破旧、公共收益不透明、物业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小区管理陷入僵局。2023年9月,经业主大会同意,开始试点实施信托制模式。
所谓信托制,就是将小区物业服务费、公共收益等设立为小区共有基金,以信托方式授权给物业服务企业用于小区物业管理服务,通过阳光透明的制度实现业主权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让物业企业回归“忠诚管家”角色,让全体业主做回“小区主人”。
在上铁银欣花园小区党支部引领下,小区成立红色物管委,邀请9名热心居民骨干担任楼栋单元代表。按月组织召开党群议事会,协商研讨物业公司制定的小区管理项目提升计划,通过小区业主共同决策后执行,充分体现民意主导。
在导入信托制物业模式前,小区每年公共区域水电费超十万元,消防管道“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由于维修单位报价偏高,维修一事一度停滞。“自小区实行信托制物业模式后,充分发挥业主自治力量,经过业主推荐、集思广益,最终采取了定点维修、各个击破的解决思路,只花了2万多元钱就把问题解决了。”小区物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居民眼里,物业执行力也在变强。居民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报修信息,物业工作人员秒回,十几分钟后完成维修并反馈。
信托制让物业企业的角色定位,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受托方”,权责更加明晰。物业企业的收益与服务质量直接挂钩,倒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也显著化解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
小区账目
“晒”在阳光下
与传统物业模式相比,信托制物业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资金归属与管理权的分离。物业费和公共收益不再直接交给物业公司,而是存入全体业主共有的信托账户,就像把资金装进了一个“透明钱袋”,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可见。通过高新区智慧社区平台小程序,小区账目被“晒”在阳光下,物业费、停车费等收支明细一目了然。
不仅小区“收支账本”清楚,在社区和小区的共同努力下,还进一步完善了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以“以收定支、质价相符、量入为出、开放自治”为原则,编制小区年度预算,和物业公司之间的账也明明白白。
“居民点单、物业接单”模式成效显著。通过开源节流,小区共管账户实现扭亏为盈,并先后统筹落地共享充电桩、“宠物公厕”等配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所属的高新区还创新开发了“高新区智慧社区平台”,对小区进行网格划分,并通过“群众随手拍,社区即响应,部门速报到”的模式,助力社区精准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目前,该模式已累计解决上铁银欣花园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快递点外移等“关键小事”50余件,“平台+机制”的“强强联手”,为精细化管理在社区找到更多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