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   2021-12-22 16:46:45   来源: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   编辑:王益璠

  一.项目概况

  三元孤堆位于田家庵区三和镇东部(图一),地表有三处南北排列的封土堆,属于淮南市“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现已划归为高新区建设用地,其中华云集团云谷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涉及三元孤堆北孤堆及以北区域。根据省文物局的批复意见,在经过勘探的基础上,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考古所会同淮南市博物馆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

1发掘区地理位置图.jpg

发掘区地理位置图

  二.发掘概况

  (一)准备阶段:2020年3-4月,进行实地查看、制定分区发掘方案,同时组建发掘队伍、进驻淮南,并申报发掘证照、申请发掘面积1520平方米。积极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加强考古现场安保工作,并采取搭建围栏等措施,保障发掘安全。

2墓葬分布总平面图.jpg

墓葬分布总平面图

3考古队对第Ⅰ区进行发掘.jpg

考古队对第Ⅰ区进行发掘

4考古队对第Ⅱ区进行发掘.JPG

考古队对第Ⅱ区进行发掘

  (二)第一阶段:2020年5至7月,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分别采用rtk测量定位划定古墓葬及遗迹的分布范围,采用探方与探沟相结合、二分之一解剖的方法,先后完成对第Ⅰ、Ⅱ分区的29座古墓葬、2条围沟、6处灰坑的考古发掘,并对北孤堆(M31)北侧新发现的一座中型墓葬(M12)的地表进行清理。

  (三)第二阶段: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雨季结束后,2020年9月中旬再度恢复发掘,并按照出土顺序对三座中型墓葬(M12、M31、M32)重点加强发掘现场保护。遵照安徽省考古所财务管理规定申请保护经费,采取搭建防护棚、打井降低地下水、增强墓壁支撑、加派值班人员等保护措施(图五至图八),确保安全第一。目前,三元孤堆古墓群发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发掘实际面积约1530平方米,共发现遗迹50处:古墓葬44座(含中型墓葬3座)、灰坑6处;现场也已交于工程项目部进行施工建设。考古工地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文物损坏、丢失等安全事故。

5搭建防护棚.JPG

搭建防护棚

6加强墓壁支撑.JPG

加强墓壁支撑

7加派值班人员.jpg

加派值班人员

8及时抽排地下水.jpg

及时抽排地下水

  (四)发掘期间,结合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大、赤峰学院等高校教学实习要求,适量接收研究生和毕业生进驻工地加快发掘进度,讲授专业知识、划分地层、确认遗迹现象,清理出土文物、发掘记录及时登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习与交流,指导相机使用、rtk测量和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练习(图九至图十八);多次接受领导及专家工地检查,并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即时邀请所部科研室进行现场保护和特殊遗迹提取,并送交青铜器测试样本。同时与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开展合作,加强考古宣传报道。

9实习生练习辨认地层.JPG

实习生练习辨认地层

10交流RTK与全站仪的测量.JPG

交流RTK与全站仪的测量

11倾斜摄影三维建模.jpg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

12二分之一解剖发掘.JPG

二分之一解剖发掘

13-M8正射平面图.jpg

-M8正射平面图

14发掘队员合影.JPG

发掘队员合影

15工地总记录.jpg

工地总记录

16墓葬发掘记录.jpg

墓葬发掘记录

17专家指现场导文物保护.JPG

专家指现场导文物保护

18领导及专家视察发掘现场.JPG

领导及专家视察发掘现场

  三.发掘收获

  (一)墓葬形制:古墓葬均为土圹竖穴墓,普遍带有斜坡墓道,墓道朝向或东或南,坡面上有明显脚窝。1.小型墓葬砖室墓较多、成片分布,封土不明显、埋藏较浅,相邻墓葬墓向、大小基本相同,但大多都遭严重破坏、仅余墓底残砖,完整墓葬(如M8)发现较少。2.中型墓葬均遭盗扰,地表残存封土、地势略有起伏,封土未见夯窝;封土之下垫有白色土层、四周较薄、接近圹口处较厚,应为修整墓圹口用途;填土夯筑、夯窝明显,但无明显规律;渐收台阶式圹壁、木棺椁葬具、偶见石椁(M12);深度普遍均超出6米。墓向90°,墓道底端较高;墓圹东北角、倚壁摆放一只头顶两支鹿角的镇墓兽、表面残存彩绘。

  (二)出土文物: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其中小型墓葬随葬器物较少,多为一至两件,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类型多为碗、杯、执壶、铜钱、铁钉等;中型墓葬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玉器、骨角器等,类型分为鼎、盒、壶、豆、匜、盘、盆、镜、箕、带钩、行灯、玉珩、玉踩(鞋底)、璧等。从出土遗物判断,小型墓葬多为应为唐宋以后不同家族的墓群,而中型墓葬时代较早,应为战国晚期楚国墓葬。目前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从三普资料来看,发掘区位于洞山之阳、南俯东淝河,是古墓葬埋藏密集区域,本次发掘的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对江淮地区战国以来的历史、埋葬习俗、社会变化等,特别是楚文化传播研究方面,提供了较多参考材料。本次考古在发掘方法上尝试采用多种物理支撑手段,以加强中型古墓葬现场保护、保障发掘及文物安全,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教训,将对以后江淮地区特定的土壤环境下的中等以上规模古墓葬发掘现场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19省文物局验收意见.jpg

省文物局验收意见

20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报道.jpg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报道

21-M12正投平剖面影像.png

M12正投平剖面影像

22-M12总平面图.jpg

M12总平面图

  

23-M12出土陶器.jpg

23-M12出土陶器

24-M12出土铜器.jpg

M12出土铜器

25-M12出土玉器.jpg

M12出土玉器

26-M31出土器物.jpg

M31出土器物

27-M31平剖面图.jpg

M31平剖面图

28-M32东北角鹿角镇墓兽.jpg

M32东北角鹿角镇墓兽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