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   2021-12-22 16:46:27   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   编辑:王益璠

  引江济淮工程合肥市安定寺大墩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一、概况

  安定寺大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三岗村王郢村民组西北约300米处(图1),与枣树颗城墩遗址隔河相望,其东、西、北三面被派河河道环绕(图2)。遗址系典型的台型遗址,平面大致呈椭圆形,面积约6000平米(图3)。

  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受安徽省文物局和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9】第442号、考执字【2020】第384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遗址展开抢救性发掘(图4),实际清理各类遗迹286个,较重要的有红烧土围垣一周、夯土围墙一周、围濠两条及房址若干(图5)。

  先后参加发掘工作的有张义中(项目负责人)、周丛文、赵六德、郭辉、曹衍一、闫家维、刘振(发掘)、高凡(摄像)、姚政权(文物保护)、李为亚(浮选)、路文举、徐凤芹(地方协调)等。

  二、发掘方法

  发掘前,考古队根据遗址的勘探成果,综合考虑此类台型遗址的堆积状况,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考古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要求展开发掘工作。

  1.在遗址西南角设立永久性基点,方便测绘和记录。

  2.采取探方与探沟相结合的方法发掘,通过保留南北向和东西向两个十字长隔梁控制地层(图6),力争复原此类台型遗址的堆积方式;通过开长探沟的方法弄清南、北两条围壕的始建及废弃年代,搞清楚围壕与台墩本身的关联;面对诸如红烧土围垣、夯土围墙等大型遗迹时,注意控制和协调工作进度,灵活处理,随时打掉隔梁力求完整的揭露遗迹,同时注意层和面的控制。

  3.对遗址的重要剖面进行三维建模(图7、8);对重要遗迹进行航拍、RTK测绘,力求完整的采集相关资料;采集各遗迹单位的土样和动物骨骼,复原遗址的古环境。

  三、考古发掘成果

  (一)2019年度的发掘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同时发现完整的红烧土围垣一周。

  发掘结果表明,遗址大体由西周晚期、宋元和清末三个不同时期的堆积构成。清末的寺庙建筑基址,证实了“安定寺”其名由来已久。宋元时期堆积较为简单,以地层为主,遗迹较少。西周晚期的堆积系遗址的主体堆积,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围壕汇入派河自然河道,构成了遗址的边界,同时也形成了遗址最外围一道防御屏障(图9、10)。

  西周晚期堆积主要分布于一隆起的环形土埂上,土埂顶部宽约11-22米,土埂内坡发现的一周完整的红烧土围垣系2019年度发掘的最重要的遗迹现象,围垣大致呈圆角斜长方形,东南-西北向较长,约60米,东北-西南向较短,约42米,总面积约2400平米(图11)。围垣宽度为2.2-3.8米不等,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拐角处各留有一个出口,推测为门道,门道内可分辨出踩踏面(图12、13)。经初步判断,围垣中的红烧土并非墙体倒塌的原生堆积,而是废弃烧土块搬运后的二次堆积,厚度约5-23厘米(图14),未见基槽。局部区域红烧土块较大,可见抹光的墙面,能分辨出草伴泥迹象、木骨(木棍和芦苇杆之类作骨)泥墙残痕(图15)。土埂外坡也发现有类似红烧土围垣的地层堆积,但烧土颗粒较小且稀松(图16)。

  (二)2020年度,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本着对遗址最小干预的原则,我们沿着十字隔梁进行了小面积解剖(约1米宽下挖至生土),在红烧土围垣内外分别发现了回廊型建筑和夯土围墙,同时在围垣下发现了大量房屋建筑。

  2020年发掘工作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在文旅厅的坚强领导和所部的统筹安排下,迎难而上,克坚攻难,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红烧土围垣内外分别发现了回廊型建筑和夯土围墙,同时在围垣下发现了大量房屋建筑。

  夯土围墙位于环形土埂顶部、红烧土围垣外侧,两者相距约5.5-11米,形状和方向大致相同(图17)。围墙西部遭派河冲毁,墙宽2-2.1(以T0502为例)、残高1.4-1.44m,由黄褐色土分段版筑而成(图18),夯层厚约8-14cm,墙体两侧可见固定木板的柱洞,亦可根据夯层与柱洞的关系推测围墙南端是由西向东依次夯筑而成(图19-21)。红烧土围垣内为回廊型建筑,由不连续的墙基槽和柱洞构成,平面呈凸字形,门道朝南,埋藏较浅(图22)。同时,红烧土围垣下也存在建筑遗存(图23)。回廊型建筑、红烧土围垣、围墙、围濠由内向外共同构成了遗址的核心,其防御功能颇强。

  四、发掘的重要意义

  总结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如下:

  1.系我省首次对此类台型遗址中围墙、红烧土围垣等重要遗存的全面、完整揭露,对于弄清楚遗址的年代、性质、结构、功能布局和堆积方式意义重大。从出土器物来看,安定寺大墩遗址的主体堆积年代为西周晚期(图24、25),遗址防御性质很强,或为拱卫枣树颗城墩遗址的军事据点。

  2.在发掘方法上采取积极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一套针对此类台型遗址的行之有效的发掘方法。结合周围地形,通过保留的南北向、东西向两个长十字隔梁剖面发现(图26),安定寺大墩遗址位于派河河湾的一处低地,古人选择此次居住,开挖围濠明确周界,垒起顶部相对平整的台地,于台地上开展各类活动,依次形成了夯土围墙、建筑遗存及红烧土围垣等。

  3.在发掘理念上,始终秉持发掘、研究、保护、利用四位一体的理念,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以弄清遗址的堆积和遗存的基本情况为前提,力求完整的保留重要遗存的形状结构。面对重要遗存,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提供发掘和后续保护的指导意见。

  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副局长宋新潮、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袁华、副厅长何长风等分别调研了遗址发掘现场,对发掘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就后续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和意见(图27-29)。

  4.鉴于遗址发掘意义重大,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积极与合肥市文物部门协商,共同确定了原址整体保护的思路(图30),引江济淮工程最终避开安定寺大墩遗址。

  项目名称:安徽省合肥市安定寺大墩遗址

  发掘执照号:考执字【2019】第442号、考执字【2020】第384号

  发掘主持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合作单位: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项目负责人:张义中

  主要参加人员:

  周丛文 路文举 徐凤芹 赵六德 郭辉 曹衍一闫家维 姚政权 张春冬 高凡

图1 安定寺大墩遗址位置示意图.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2 安定寺大墩遗址位置示意图(卫星图)及其与枣树颗城墩遗址的相对位置关系图.png

安定寺大墩遗址位置示意图(卫星图)及其与枣树颗城墩遗址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3 安定寺大墩遗址2019年4月航拍照(发掘初期).png

安定寺大墩遗址2019年4月航拍照(发掘初期)

图4 安定寺大墩遗址布方位置示意图(RTK).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布方位置示意图(RTK)

图5 安定寺大墩遗址重要遗迹平面图(带地形图).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重要遗迹平面图(带地形图)

图6 安定寺大墩遗址2019.年10月航拍照.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2019

图7 T0502-T0503东壁三维建模照(包括夯土围墙WQ3及其南、北坡).png

T0502-T0503东壁三维建模照(包括夯土围墙WQ3及其南、北坡)

图8 T0502东壁三维建模照(包括夯土围墙WQ3及其南坡).png

T0502东壁三维建模照(包括夯土围墙WQ3及其南坡)

图9 安定寺大墩遗址重要遗迹平面图.png

安定寺大墩遗址重要遗迹平面图

图10 TG2东壁剖面图(人工围濠).jpg

TG2东壁剖面图(人工围濠)

图11 安定寺大墩遗址红烧土围垣平面图(WQ1WQ2).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红烧土围垣平面图(WQ1WQ2)

图12 东门道(MD1)航拍照.JPG

东门道(MD1)航拍照

图13 西门道(MD2)航拍照.JPG

西门道(MD2)航拍照

图14 T0503东壁剖面(红烧土围垣WQ1堆积剖面).JPG

T0503东壁剖面(红烧土围垣WQ1堆积剖面)

图15 红烧土围垣(WQ1)细部特写.jpg

红烧土围垣(WQ1)细部特写

图16 T0502外坡WQ2平面照.JPG

T0502外坡WQ2平面照

图17 安定寺大墩遗址夯土围墙(WQ3)平面图.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夯土围墙(WQ3)平面图

图18 夯土围墙(WQ3)系分段夯筑而成.jpg

夯土围墙(WQ3)系分段夯筑而成

图19 夯土围墙(WQ3)周围夯筑迹象.JPG

夯土围墙(WQ3)周围夯筑迹象

图20 夯土围墙(WQ3)夯层、夯窝清晰可见.JPG

夯土围墙(WQ3)夯层、夯窝清晰可见

图21 夯土围墙(WQ3)航拍照及解剖照.jpg

夯土围墙(WQ3)航拍照及解剖照

图22 回廊型建筑航拍.jpg

回廊型建筑航拍

图23 红烧土围垣下的建筑遗存.JPG

图23 红烧土围垣下的建筑遗存

图24 安定寺大墩遗址出土器物.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出土器物

图25 安定寺大墩遗址出土器物.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出土器物


图26 安定寺大墩遗址发掘现场航拍照.jpg

安定寺大墩遗址发掘现场航拍照

图27 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调研.jpg

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调研

图28 省厅领导现场调研、专家现场指导.jpg

省厅领导现场调研、专家现场指导

图29 专家现场指导.jpg

专家现场指导

图30 回填保护后的遗址.jpg

回填保护后的遗址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