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 2024-11-08 10:32
  • 来源: 冀云
  • 作者: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安徽讯(记者 胥文燕)“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在中国被广为传颂。

  11月5日,记者跟随2024年“网聚美好安徽 勇闯改革新路”全国网络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 中安在线 曾晨 摄

  六尺巷是一条全长约百米、宽两米的“窄”巷子。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家书中题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信,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受此感动,也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

  游客在六尺巷合影留念。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胥文燕 摄

  六尺巷很窄,所展示的道理却很宽。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说:“六尺巷的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在我们调解群众矛盾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关健的作用。”结合多年从事的社区工作,张耘总结了一套化解群众矛盾的心得。比如,“矛盾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都要介入解决,不是简单的一调了之。”“得理可让人,让人要有度。”……六尺巷故事的智慧方法帮张耘做通了不少工作。

  承载着中国古人历史智慧的六尺巷,也成为新时代社会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安徽省桐城市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创新推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即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运用谦和礼让的精神,倡导‘知进退,和为贵’。”张耘说。

  基层治理新模式改革推广以来,桐城市共设立“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将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也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今年以来,安徽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全省范围推广。

  六尺巷里的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编辑: 程宇凡
推荐阅读
春运启程 安全先行


发布于2025-01-14 07:30:22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