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

    主题发言

  • 彭少鸣
    宣城市政协副主席

    《扬历史之形 铸文化之魂》

  • 段丽琼 委员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合肥市委副主委

    《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利用 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 李霞 委员
    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

    《塑造个性特色 推动皖南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

  • 王容川 委员
    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

    《下足四个功夫促进皖南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

  • 方颖 委员
    省政协委员,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加大古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力度 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 高宗宏 委员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标准化助力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

  • 刘继敏
    黄山市黟县政协主席

    《守护文化遗产 提质乡村旅游》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袁华】

        皖南古村落是中国唯一的古村落类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今天,省政协组织召开“推动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 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意义重大。

        皖南古村落旅游起步早、数量多、势头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刚才,修松副主席,7位委员、专家针对皖南示范区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深受启发,将认真研究吸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谋划推动古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抓规划引领。坚持系统观念,突出一体、统筹和特色、融合,着力解决古村落旅游“同质化”和“碎片化”问题。结合“十四五”规划,指导市县进一步提高站位,将发展古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服务。注重保护与利用并举、传承与创新并重,推进古村落有形物质与无形文化相结合、村落本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相配套,实现景区村落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以及连片全域发展。

        二、抓项目带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的问题。皖南有顶级的山水人文资源,皖南古村落更是完美融合了青山绿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资源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现代旅游已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道路通达性、服务舒适性以及吃、住、行、游、乐、购等配套水平,已成为旅游的核心要素,是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必要前提条件。推动资源转化,必须依靠项目投入。既要通过项目实施古村落修缮保护,更要通过项目丰富业态、完善配套设施。“十三五”以来,我厅先后争取国家专项经费8亿多元,实施西递、宏村、许村、查济等一批重点古村落古民居集中连片维修和安防消防工程,其中黄山呈坎和泾县黄田投入近3亿元。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同时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指导市县围绕业态、设施、购娱、夜间经济和线上线下消费等,高水平编制项目,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

        三、抓业态培育。适应疫情常态化、旅游大众化新需求,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古村落“空心化”和产品单一的问题。将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徽文化传承弘扬相结合,做实内容、做优业态,推进“古村落+乡村旅游”“古村落+休闲体验”“古村落+生态康养”“古村落+研学教育”“古村落+电商物流”“古村落+文化创意”,打造一批“生态村”“电商村”“画家村”“摄影村”“民宿村”“艺术家村”以及创业创客基地,建设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带动商业会展、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等多产业发展。

        最后,感谢昌尔主席、翠凤省长以及省政协各位领导、委员和专家对皖南示范区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与帮助、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宋直刚】

        今天,省政协召开推动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充分体现了省政协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各位委员、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对我们做好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传统村落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村落资源优质、丰富。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导皖南地区不断完善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机制。皖南示范区7市38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98个村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同时,还有1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4000栋以上历史建筑。2020年6月,黄山市成为全国首批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包括皖南在内的全省传统村落保护也面临一些问题与不足,各位委员、专家对此也非常关心和关注。如,传统民居有效利用尚不充分,民间工匠人才储备还需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各位委员和专家的宝贵意见,切实把传统村落保护好、发展好,助推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

        一是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将皖南示范区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村落自身条件、发展定位,分类提升道路、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完善网络通信、消防减灾、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加强传统村落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控制村落整体风貌。探索在不破坏原有结构、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传统建筑宜居性改造,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建筑的通风、采光、防潮等居住功能。

        二是推动传统村落片区特色业态融合发展。引导生态、文化、区位关联紧密的传统村落连片、簇群、有机保护与利用。针对不同片区的核心问题、禀赋差异,制定分片引导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分类确定传统村落片区发展运营模式,实现传统村落的差异化、簇群化、多元化培育。充分挖掘皖南示范区传统村落片区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衍生产业和文化教育、卫生福利、民俗活动等公益业态,进一步提升内涵、提升效益,彰显不同片区的特色亮点。

       三是推进黄山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建设。通过三年实现5个县区137个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带动231个行政村发展。完成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及源头片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片区、世界文化遗产拓展片区,涵盖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的一环三片示范建设,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让50万村民受益。

        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专题协商会精神,特别是昌尔主席、翠凤副省长、修松副主席的讲话精神,积极创新突破,以高质量的传统村落保护,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 省政协委员王光太的提问

    皖南地区拥有众多密集的古村落,推动皖南古村落是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想问一下发改委的领导,皖南示范区各市在古村落旅游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同时,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修订的规划中,对促进古村落旅游有没有什么考虑?

  • 省发改委副主任于德志的回复

    近年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各市扎实推进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是抓政策体系完善。黄山市出台15个规范性文件和3部地方法规。宣城市出台《绩溪县古村落、古民居管理办法》《龙川胡氏宗祠保护规划》等,实现了铭牌树立、档案建立、界桩设立全覆盖。池州市23个中国传统村落均已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二是抓保护资金投入。黄山市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对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方位保护、修缮、利用。宣城市研究列出了241个文物保护项目,争取资金3.5亿元。绩溪县通过“万人众筹·重建中国最美古村落”活动,完成坦头汪氏宗祠、仁里光启堂等修缮工作。池州市16个中国传统村落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补助4800万元,推进贵池区渚湖姜村等16个村传统民居修缮修复,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175万元。三是抓业态创新开发。黄山市围绕文化、旅游、生态一体化发展方向,推出大型室外实景剧《宏村•阿菊》《西递传奇》,开发南屏、秀里等古村落研学基地,打造徽州民宿、乡贤好人馆、村史馆等新型业态近千处。宣城市将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目前,全市以古村落为核心景点建成的3A级以上景区11个。皖南示范区已经初步形成以古村落、古民居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下一步,我们将把推进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作为促进皖南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结合皖南示范区规划修编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业态创新为动力,主打民宿客栈牌、体育赛事牌、特色小镇牌、文创平台牌,促进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结合制定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政策意见,拟定推进古村落旅游提质增效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融合、错位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旅游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皖南示范区古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建设。三是强化交流协作。组织皖南各市加强交流,同时,加强与沪苏浙在相关方面的合作,推进古村落、古民居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不断提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水平,推动古村落旅游成为皖南示范区建设的靓丽名片。

  • 省政协委员徐君的提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想到古村落,就很容易想到皖南的绿水青山、白墙黛瓦、一尘不染。有些古村落的环境保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污水管网等。我想问一下生态环境厅的领导,十四五期间,对此有什么措施或对策?

  •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的回复

     作为生态环境部门,我们密切关注皖南山区古村落在旅游开发提质增效中是否做到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要做到生态优先、规范有序、持续发展,注重对传统风貌的保持以及对历史文脉的延续。避免因急功近利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和资源破坏,更要防止大拆大建和盲目复制。“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全面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遵循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等六类村庄。其中,古村落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景观元素,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载体,我厅将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统筹做好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水改厕的衔接,优先支持示范区内潜在价值较高的古村落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努力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古村落旅游的提质增效提供环境支撑,助力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

  • 网友“芭拉芭拉”的提问

     很多居民都想在假日期间到皖南古村落走一走、看一看。想问一下,有关部门在规划管理中如何协调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黄发儒的回复

       非常感谢网友的提问。近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我厅将按照文件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是加强空间规划引领及管控。首先坚持保护优先,要求各地在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在规划中查明古村落并划定保护线,其次,在空间上整体规划为合理利用提供规划依据。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建设的依据。为此,我厅出台了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要求各地通盘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的村庄规划与古村落保护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为一个村庄规划,在规划编制中要结合古村落利用,合理布局旅游产业用地,根据保护特点,细化相关旅游设施的配套设计标准,为古村落开发利用提供规划依据。第二,是创新用地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一是在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开展适度的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二是乡村旅游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或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再进行征收、也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按现用途管理。三是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的特定功能区,使用未利用地的,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硬化地面的前提下,可按原地类管理。第三,为旅游发展预留空间。要求各地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重点保障包括旅游在内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村庄规划中允许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规模,用于一时难以定点定位的乡村文旅设施项目。四是仅在年度内特定旅游季节使用土地的乡村旅游停车设施,在不占永久基本农田、不建设永久设施等情况下,可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按现用途管理。五是对零星分散旅游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涉及多个地块的,允许组合搭配办理农用地转用、供地手续。

  • 网友“小超人”的提问

     我是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经常到皖南地区骑行,我也特别喜欢到一些安静的古村落骑行,皖南地区这些年总的交通环境变化很大,外地人来玩的很多,想问一下有关部门在更好改善皖南交通特别是有些古村落交通方面有什么举措?

  • 省交通厅副厅长徐敬启的回复

      感谢网友对交通工作的关注。我厅一直大力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完善交通网络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有力推动和保障了整个示范区包括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到去年底,示范区公路网总里程达8.43万公里,占全省35.7%。“醉美218”、“皖南川藏线”、“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等交旅融合项目相继落实。“十三五”期间,示范区共建成农村公路4.3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皖南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提升。同步发展的还有民航业,今年4月底,芜湖宣州机场正式通航。一是建设“快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高速公路旅游通道。建成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池祁高速池州至石台段,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宁国至安吉高速、宁芜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芜宣高速改扩建、太湖至蕲春等高速。加快推进安庆机场、池州机场改扩建和旌德、桐城通用机场的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强干线公路与景区连通公路的建设。二是建设“漫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绿道、慢行系统及公路沿线设施建设。推进新安江旅游航道及皖浙1号、黄山美丽公路、大别山旅游等风景道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包括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等。加强农村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对旅游潜力比较大的古村落在道路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三是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加强服务景区公共交通运输组织,鼓励开通至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支持传统运输企业拓展旅游运输服务。推进游客联程联运, 完善运行机制。

中安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anhu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