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线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18096665668

首页 公益 安徽 新闻 政务 理论 网视 时评 徽文化

聚焦

走进“淠史杭”系列漫评③:“斗”出一个壮阔前程来
  编者按:兴建于1958 年的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全国最大灌区,这条集防洪减灾、振兴农业、保障饮水、联通河湖、维护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人间天河”,累计灌溉供水1700多亿立方,润泽安...

走进“淠史杭”系列漫评②:壮志凌云缔造“江淮奇观”
  编者按:兴建于1958 年的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全国最大灌区,这条集防洪减灾、振兴农业、保障饮水、联通河湖、维护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人间天河”,累计灌溉供水1700多亿立方,润泽安...

走进“淠史杭”系列漫评①:把万丈豪情化作一曲慷慨歌
  编者按:兴建于1958 年的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全国最大灌区,这条集防洪减灾、振兴农业、保障饮水、联通河湖、维护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人间天河”,累计灌溉供水1700多亿立方,润泽安...

淠史杭:人水和谐启新篇
  被称为“人间天河”的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灌区兴建65年来,为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安徽总结、传承、发扬好淠史杭工程...

大力弘扬淠史杭战天斗地革命精神
  六安集深山、浅山、丘陵、平原于一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水系复杂,加之降雨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水利建设大干快上的火热氛围中,六安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以“为有牺...

淠史杭:“人间天河”润民生
  淠史杭灌区是皖西儿女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历时14年修建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最大灌区。六十五年来,一代又一代淠史杭建设者接续艰苦奋斗,不断延伸灌区辐射范围、拓展提升保障能力。  ...

手绘长卷 | 人间天河!“斗”出来的淠史杭
  

淠史杭:“人间天河”映初心
     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惠及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的淠史杭灌区,是与河套灌区、都江堰灌区并称的中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淠史杭人不...

淠史杭灌区“护航”皖豫粮仓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被誉为江淮大地的“丰收之源”“发展之源”和“幸福之源”、素有“人间天河”美誉的安徽淠史杭灌区自建成运行以来,在防洪保安、农业生产、城乡供水、生...

说新闻 赞安徽 | 淠史杭:丰收之源
  在安徽有一个工程被誉为“人间天河”“治水史诗”,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的重要工程:那就是淠史杭工程。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建成通水,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   据《安徽省志·...

科学求实 打造精品水利工程
  7月22日拍摄的梅山水库(无人机照片)。通讯员 蒋常虹 摄   “科学态度、革命精神”,当年刘伯承元帅为淠史杭工程的题词,正是对淠史杭工程“科学求实”的高度概括。   历经半个多世纪,工程的规划设计...

淠史杭灌区是写在大地上的农田水利教科书
  65年前的8月19日,淠史杭灌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值得我们灌排人永远纪念的一件大事。   淠史杭灌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建成的全国最大的灌区,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在丘陵岗地区实...

继承战天斗地革命精神 奋进新征程
  从1958年到1972年,皖西人民肩挑手提、艰苦奋斗,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建成了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淠史杭灌区,谱写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   淠史杭是中国水利建设的一座丰碑。...

迎难而上 奋勇争先 为打造“三地一区”贡献六安力量
  六安集深山、浅山、丘陵、平原于一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水系复杂,加之降雨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只有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区人民,陆续兴建了拦截大别山区洪水的水库群,又谋划了利...

共饮一方水 发展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淠史杭就是当代一本教科书。淠史杭工程的建设史就是一部让我们越学信念越坚定、越学意志越顽强、越学干劲越充足的历史。   铭记和赓续、创造新的奇迹,就是最...

淠史杭工程 永远的丰碑
  8月18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舒庐干渠。(无人机照片)通讯员 蒋常虹 摄   (淠史杭灌区示意图)   2023年8月18日拍摄的淠河总干渠罗管节制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1958年8...

奋斗拼搏筑造“水利奇迹”
  时间的意义,永远是奋斗者赋予的。   今年,是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从1958年8月19日动工兴建,至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在历时14年的艰苦创业中,江淮儿女以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战天斗地英...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我在现场:天鹅湖水也从这里来?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8月14日,六安市淠史杭管理总局图片展厅,一张合肥天鹅湖的图片引起记者注意,莫非合肥人家喻户晓的天鹅湖湖水也从这里来?   “合肥天鹅湖的水也曾来自淠史杭灌区。”讲解员...

淠史杭灌区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
  制图/吴 磊   一渠清水润两省,“人间天河”淠史杭。今年8月19日是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纪念日。8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在六安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淠史杭灌区建成以来,抗旱减灾效益达1600...

“人间天河”淠史杭 润泽江淮大“粮仓”
  65年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勤劳勇敢的江淮儿女开启了兴建淠史杭灌区这一伟大的治水壮举。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   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

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

一粒米中的淠史杭
  从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的淠史杭工程溯流而上,大别山里的“山泉水”通过“水快递”惠及了两岸。在六安市的横排头渠首,陆海蛟正在七月的骄阳下劳作,很快,他将迎来丰收。   2015年,陆海蛟第一次来到距家数百公...

奔流65载她是千万人的“底气”
  她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她守护着江淮大地的农业、生活和生态。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灌区,书写了新中国治水的壮丽华章。随着延绵的渠道往远处眺望,源远流长的水流中,流淌着的是祖辈...

为淠史杭工程提档升级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8月8日至10日,省政协副主席马传喜率调研组赴合肥市庐江县、肥西县和六安市裕安区、金安区,围绕“加快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夯实提升粮食产能基础”开展专题调研,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淠史杭工程是新...

我心中的淠史杭精神
  #人间天河淠史杭 #我心中的淠史杭精神 缺资金、缺物料、缺设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近百万江淮儿女以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精神,建设了堪称奇迹的“人间天河”——淠史杭灌区。今年,是...

“人间天河”淠史杭|“她”,是什么颜色?
  在你的印象中,淠史杭是什么颜色?   是群溪拂过山岗、草木蔓发的绿意,还是万流滋养农田、迎来丰收的金黄?   我说,淠史杭是红色的。   这红色,是千军万马肩担手抬的一腔热血,是把生命留在建设一...

“人间天河”淠史杭|特旱之年何以粮食丰产?
  2022年,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发生了特大干旱,不少人尤其是农民们,对这场旱灾还记忆犹新。   高温,极度少雨,长江超低水位,江河湖库“存货”越来越少……这要放在半个多世纪前,又是庄稼绝收、灾荒饥饿的...

彪炳史册的淠史杭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皖西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在淮河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上游五大山谷水库为源头,依托境内淠河、史河、杭...

安徽淠史杭灌区:用好“水缸” 端稳“碗里粮”
  “从去年开始就是大旱,今年又一直不下雨。但有淠史杭工程,我一点都不慌,心里有底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棉场村种粮大户杨庆国激动地说。眼下农田里的水稻秧苗正蓄力生长,杨庆国的300多亩稻田...

江淮淠史杭 时代共奋进
  淠史杭工程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工程的总称。   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工程,从1958年8月19日动工兴建至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肥市政务区潜山路安徽报业大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