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黄梅戏

中安在线   2021-09-27 09:59:14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檀志扬   编辑:贾良月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在即,今年77岁的怀宁县黄梅戏作曲家何晨亮忙着进学校、到社区、赶剧场,指导参演节目排练,演奏黄梅戏乐曲。

  为黄梅戏作曲60多年,共写了104本曲目(41本大戏、63本中小戏),其中多部戏曲获国家、省、市级大奖。提及自己钟爱一生的戏曲创作事业,何晨亮坦言:“作曲的时候我最踏实,不要说你为多少戏谱了曲,而要看观众记住了多少经典唱段。”

0907217772282148_new.jpg

图为黄梅戏作曲家何晨亮在为学生演奏黄梅戏乐曲,讲解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 通讯员 檀志扬 摄

  家境贫寒 13岁考进县黄梅戏剧团

  何晨亮出生在怀宁县江镇镇上丰村,自幼家境贫寒,到了7岁上学的年龄,因一学期9毛钱的学费让一家人发愁。了解到何晨亮的家境后,学校特批为他减免了学费。

  从小何晨亮就喜爱音乐,他经常站在会拉二胡的堂哥身边,一边看一边比划着。在学校里,他看见老师拉二胡也不失时机地“试”一下,老师见他在音乐上有天赋,也乐于指点。由于没钱买二胡,何晨亮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了一把土二胡,就是这把充满“泥土芬芳”的二胡,伴随着他在音乐的海洋里追波逐浪,以致与音乐结缘,走上了戏曲创作之路。

  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供何晨亮上学,只得辍学在家。1958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招考学员,13岁的何晨亮报名参考,被录取后分配到表演专业。进入剧团后,他在练功、吊嗓子间隙,也忘不了到乐队里摸摸二胡,打打板鼓,过过音乐瘾。

  1960年,何晨亮随团到武汉演出,当时剧团在轮船上有一场演出活动,不巧的是,拉主胡的老师突然病了。正在团长为一时找不到替手而急得团团转时,何晨亮毛遂自荐,一本正经地坐在主胡的位置上,没想到,他居然将这本两个多小时的大戏主胡从头到尾拉下来了,而且拉得非常成功。领导看他天资聪慧,就批准他改行到剧团乐队,任专职琴师。

  专心钻研 从“门外汉”到黄梅戏作曲家

  人们常说,戏以曲传。可见,在戏曲艺术的传承中,戏曲音乐传承极为重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没有人会作曲,所有的戏都是导演定唱腔。没有曲谱,乐队伴奏人员经常“逮”不着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效果。剧团领导就将为剧目谱曲的重任交给了何晨亮。

  戏剧作曲,谈何容易。有人说写剧本难,其实作曲更难。初次创作,厚厚的一堆初稿付之一炬。稿子成灰,何晨亮却没有灰心,他一面坚持学文化,一面学专业知识,既向书本学,也向同行学。为了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何晨亮在每月仅有的12元工资中,硬是从牙缝里省出15元钱学费,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函授班。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字句,十字句的唱词,在他脑子里渐渐地形成了旋律。何晨亮将这些旋律一一记下来,并反反复复哼着唱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不久,他的处女作《王汉喜借年》出台亮相了,伴奏人员面前多了一本厚厚的曲谱。团里的老艺人乐了:“晨亮这伢子真有出息,他可以在纸上唱了。”

  良好的开端,为何晨亮打开了音乐创作的大门,他开始一发不可收,先后为《山花烂漫》《芦荡火种》《稻香千里》《李离伏剑》《珍珠湖畔》《俩夫妻》等60个大小剧本作曲,其中大多参加省市汇演。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珍珠湖畔》《俩夫妻》曲谱单行本。《李离伏剑》由安徽省广播电台全剧录音,部分唱腔入选《黄梅戏影视优秀唱腔选》。

  1980年年底,文化部和安徽省文化厅的有关领导看过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出以后,一致夸赞该团音乐设计好,黄梅戏味道浓。座谈会上,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先生感慨地说:“看了怀宁剧团演出的黄梅戏《李离伏剑》,何晨亮的曲子整体谱得不错,很有地方特色,特别是男唱腔更为突出,为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添色不少。”

  近年来,尽管何晨亮年事已高,但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继续发光发热,其创作也日渐成熟,由他作曲的《孔繁森》等剧目几乎唱遍了大江南北;黄梅戏《邓石如传奇》拍了舞台电视剧,并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坚守匠心 保护传承弘扬“怀腔”

  “早在元、明时期,每逢春种秋收之时,怀宁农民习惯唱山歌小调来歌颂丰收,这种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时称‘怀宁调’。清朝中晚期,石牌戏曲艺人程福香成立怀宁县首家戏曲班社,演员以唱‘怀腔’为主,此班社历时百余年而不衰,在黄梅戏的早期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谈起黄梅戏的起源,何晨亮如数家珍。他说,戏剧界公认怀宁的石牌地区为黄梅戏的发源地,“怀腔”为黄梅戏的正宗腔系,黄梅戏念白一律以安庆方言为标准。2008年11月,怀宁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

  前些年,何晨亮先后为16本黄梅传统小戏进行了唱腔整理,这16本小戏作为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刻制成光盘向全国发行。之后,他又为《李离伏剑》作曲,该剧参加中国(安庆)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还没等他松一口气,紧接着,怀宁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又参加了挖掘整理传统怀腔曲调工作。何晨亮从小进剧团学艺,接触了许多怀腔老艺人,他是有心人,当时就记下了怀腔各种“调子”。他长期浸润戏乡石牌,不断探索研究怀腔的起源和发展,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怀腔的各种“调子”已经刻在他的脑海里,只要发出指令,就能立即被“打印”出来,怀腔的所有唱法可以脱口而出。

  2015年4月,怀宁县成立“怀腔黄梅戏研究会”,何晨亮任副会长,他主动作为,组织复排怀腔大小剧目20多本。2016年9月19日,安庆市黄梅戏和地方稀有剧种小戏展演活动在人民剧院举行,怀腔作为安庆市地方稀有剧种首次亮相市级展演舞台,社会反响热烈。有位70多岁的刘奶奶说:“这个‘怀腔’真好听,还是我五六岁的时候看过,今天的这个唱、白和那时候一模一样,黄梅戏以前就是这么唱的……”

  多年来,为了使“怀腔”材料更加翔实完整,何晨亮经常深入农村考察,采访民间老艺人,收集整理了“怀腔谱例”“黄梅戏源头探讨谱例”,并撰写了《中国怀腔音乐集成》等,创作了以怀腔为主的大联唱曲谱,主持排练了《怀腔专场》,众多业界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观众更是好评如潮。

  情注黄梅终不悔,青松不老曲常新。如今,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且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但何晨亮还经常给戏迷培训班讲述黄梅戏与“怀腔”的渊源和发展,为怀宁老年大学黄梅戏班讲课,为县黄梅戏剧团年轻演员“传经送宝”……(通讯员 檀志扬)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