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新闻中心 > 怀宁县

中安在线   2025-06-10 17:17:24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

  今年以来,怀宁县石牌镇聚焦陈规陋习整治关键环节,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方法路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建机制、强宣传、重联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戏曲之乡”蔚然成风。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移风易俗强大合力。该镇党委政府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专题研究周密部署,先后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专题会议部署并安排移风易俗重点工作,签订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240余份,制定移风易俗工作要点,精准剖析本地在婚丧嫁娶、人情攀比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明确“破陋习、树新风”的攻坚方向;专班推进责任到人,成员涵盖宣传、综治、公安、民政、妇联、团委、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各村(社区),同步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时限表”,确保目标明、职责清、进度实;领导带头下沉一线,镇主要领导主动把办公桌“搬”到村民小组和农家大院,常态化深入重点村(社区)现场调度指导,直面群众关切,既“督进度”也“送思路”,直面村民诉求,现场协调解决难点堵点,确保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地。

  创新宣传引领,奏响时代文明主旋律。该镇大力革新宣传方式,让文明理念浸润百姓心田。精心策划“村民话新风”乡村夜话活动22场,摒弃传统单向说教,在房前屋后、活动广场,镇村干部用朴实话语讲述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身边榜样,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认同新风尚;志愿“红马甲”送新风上门,组织20余名志愿者开展公墓、主要道路沿线塑料花清理活动,累计清理塑料花750余枝,开展“移风易俗入户行”,用“拉家常”方式发放倡议书、解读村规民约,重点对婚丧事项潜在人群开展“事前劝导”,已对在家416名党员上门发放倡议书,让文明理念精准到家。镇机关一名青年干部积极响应“婚事新办”号召,参加怀宁县“520”集体领证仪式;黄梅乡音唱响新风尚,引导辖区民间文艺爱好者创作文艺作品,原创小品《彩礼》正积极筹备上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道理、树典型;广泛传播氛围浓,在镇区主干道、学校、商超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悬挂宣传标语,利用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视频,“千年古镇石牌”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同步推送《怀宁县红白喜事操办倡导性标准(试行)》,实现宣传“零距离、全覆盖”。

  构建协同格局,巩固常态长效治理格局。该镇着力破除单打独斗壁垒,积极构建协同联动的治理网络。部门联管协同发力,联动民政、市监、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民政部门严厉查处违规土葬及殡葬市场乱象;联合市监部门规范镇区婚丧喜庆服务行业管理,打击诱导过度消费;联合公安部门加强禁燃禁放等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村规民约,制定镇级红白喜事操办倡导性标准,指导各村(社区)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彩礼封顶”“酒席桌数限制”“丧事节俭治丧”等明确规定写入章程,细化为可操作条款,同步完善村(居)“红白理事会”监督机制,让群众“自己的规矩自己定、定了就要守”。

  如今的石牌镇清风扑面、新风劲吹。婚丧大操大办明显“降温”,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逐步取代牌桌酒桌;文明家庭、“怀宁好人评选反响热烈,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已融入石牌乡村发展的精神血脉。

  未来,石牌镇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既巩固既有成效,也紧盯新问题新苗头,与时俱进创新工作载体,不断充实群众精神文明富矿,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注入澎湃精神动能。(叶梓建)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