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新闻中心 > 桐城市

中安在线   2021-04-16 14:49:4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李树侠   编辑:贾良月

  我们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见到89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英雄李永舟。他一个人独住,开门便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油菜花,家里干干净净,东西井井有条。老人虽然已是鲐背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对往事记忆犹新。说明来意后,老人招呼我们坐下,他自己更是坐得笔直,讲起了在朝鲜时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图片1.png

  “ 1931年5月,我出生于桐城市双港镇唐兴村,1953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四师十一团三营六连。入伍第7天,就随部队从江西出发来到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追忆起那段感动天地、可歌可泣的岁月,老人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每当描述到战争的残酷和那些牺牲的战友时,老人满脸哀戚,两眼泪花。

  “大同江桥始终是敌机夜间轰炸的主要目标。1951年11月至1952年2月间,每隔三、五夜必遭轰炸。有一次正在抢修铁路,一大群飞机来轰炸,在我们头顶上盘旋了半个小时,很多人都被震晕了,炸起来的土把人埋在了下面。后来得知,那次敌人一共出动了9架飞机,在大桥附近扔下了近4百枚炮弹,我们一个连就牺牲了48个同志。那天,我和5个同志被一发炸弹击中,等战友们把我们从土堆里刨出来时,只有我一个还有口气,剩下的四个都牺牲了。我当时人事不知,战友们把我送到后方医院,醒来后,我才发现自己满头缠着绷带。”

  老人说到这里,亮出头上的伤疤,在稀疏的白发下,尤为醒目。时间仿佛早已抚平一切,但老人身上至今犹在的伤痕,记录着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我在医院整整躺了一个多月,家里人也不知道。”

  “我时常想起当年牺牲的战友们,他们还那么年轻。”李永舟激动地说,“我至今仍记得我们班每个战士的名字。”

  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铁建前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时称铁道兵团),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兑现了“志愿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的豪言壮语,冒着敌机轰炸修桥铺路,伴着随时爆响的定时炸弹,修复,炸断,再炸断,再修复,在战火硝烟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力保障了志愿军后勤物资供应,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我们问起面对血腥战争,面对死亡,怕不怕时,老人坚毅地回答:“既然上了战场,就不知道什么就怕了,我们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老人的话,掷地有声。稍稍停顿了下,老人继续讲述。

  “我是1953年9月从朝鲜回到贵州驻防部队。当时家里人给我找了个对象,要我回家结婚。我想,我是一个军人,还没为军队做什么贡献,不能急着自己成家。我就回信说暂时不回去。家里父母急了,偷偷写信给部队领导。领导特批了我一个半月假,可我只在家里呆了十天,就返回部队。临走时,妻子一边哭,一边说:夫到天边妻也行。我心里虽然不舍,但还是提前归队。”

  老人说起这段往事,望了望挂在墙上老伴的遗像,有骄傲,也有遗憾。

  采访之前,给我们带路的唐兴村主任告诉我,老人是个性格刚强的人,从部队复员回来后,一直任村里营长,为人正直,敢说敢干。村民们看在眼里,敬在心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人在家乡建设中也时刻冲在最前面。工作中,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将每一份工作都搞得红红火火。生活碰到困难,工作遭遇不公,老人从没有向组织张过口、提过任何要求。虽然家里经济也不富裕,但每年镇里或者村里给的慰问金,他都用来交党费了。

  这个“人”,一撇一捺,堂堂正正,这颗“心”,至真至诚,奉献给党。告别时,老人告诉我,今年是他的90大寿,也是建党100周年,他的生日准备提前,跟党的生日一起过。

  “胜利伟大,但来之不易。”李永舟老人摩挲着发给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激动地说,他要替那些战友好好活着,只要有个好身体,就要给党多做些事情,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这位老兵最朴素的心愿。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