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安庆人文

中安在线   2022-08-01 09:26:36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记者 白萍   编辑:贾良月

  36年前的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与世长辞。连日来,在邓稼先的家乡怀宁县,各界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缅怀邓稼先,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7月29日,在怀宁县邓稼先纪念馆,40余名来自怀宁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次列队敬献鲜花、鞠躬致敬。大家走进邓稼先生平陈列馆,重温邓稼先一生科学报国的感人事迹,回顾老一辈科学家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

  1924年,邓稼先出生在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48年,他进入美国普渡大学攻读物理系研究生学位。新中国成立后,邓稼先下定决心尽快回国,为此,他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即回到祖国的怀抱,实践了两年前离开时的诺言:“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我学成后一定回来!”

  回国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国家放个大炮仗”。1962年底,邓稼先领导起草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他经常深入实验现场,与实验人员研讨实验方案和测试结果,指导理论部工作人员,做好实验预估和结果分析。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强烈的闪光,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来不及庆功和休整,邓稼先又全身心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仅仅三年之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核爆炸成功。

  研制核武器,最可怕的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再加上多年承担沉重的任务压力和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一年后的7月29日,临终前,邓稼先思考的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他最后留下的是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从1958年至1986年,28年间,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邓稼先亲自指挥并全部获得成功;28年间,他隐姓埋名,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除了组织,没有人知道他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28年里,他忘了生死,忘了自己,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

  为纪念邓稼先,7月1日,怀宁县邓稼先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全面展示邓稼先淡泊名利、舍生忘死的报国事迹和家国情怀。连日来,进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单日接待游客量最多达到200人次。“整个参观过程,我们被邓稼先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在生活中不怕挫折、迎难而上;在工作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奉献青春力量。”怀宁县委宣传部青年干部张付明表示。

  “作为一名讲解员,我会尽最大努力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讲好邓稼先先生的生平事迹,诠释好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更多的人走进他、了解他、学习他。”邓稼先纪念馆工作人员程俊丽说。

  这两天,在怀宁县怀安河公园的邓稼先雕塑前,怀宁县的各界干部群众纷纷前来献花吊唁,表达对先生的无限敬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们要学习家乡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甘于奉献。”怀宁团县委青年干部叶俊说。(记者 白萍)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