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安庆人文

中安在线   2022-12-30 15:56:3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贾良月

  王祥(184一268),字休徵,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幼年随继母逃难到宿松县定居,

  王祥侍奉继母极为孝顺,系我国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从而成就了千古“孝”名。

  王祥于东汉末年隐居宿松二十余年。曹魏王朝时,先后担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西晋时官拜太保,进爵为公。

生于山东西孝友村扶母携弟迁皖松

  公元184年,王氏二十七世祖王祥出生于山东临沂(今西孝友村),系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后:其祖父王仁,汉青州刺史;父王融,汉即丘令,避不就。王祥自幼聪颖可爱,勤学苦读。童年时知书识礼,尊老爱幼,孝顺可嘉。惜好景不长,母薛氏早逝,王祥过早承担起家务,为父分忧。后父娶朱氏,王祥对继母十分孝顺。

  汉末之际,天下大乱,王祥先祖王仁死于乱世,家道衰落,无法生活。为避战乱,王祥一手扶着继母朱氏、一手牵着3岁的弟弟王览,来到一个叫”庐江郡”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今安徽省宿松县龙湖之滨的王祥上、下湾。宿松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王祥就是在这里避乱生活了20多年,最后步人仕途的。

为救继母卧冰求鲤弟兄两人孝悌传名

  俗话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话用在王祥身上再贴切不过了。由于不是自己所生,继母朱氏对王祥十分刻薄,总是看不顺眼,非打即骂。可怜年少的王祥一天到晚,做农活、放牛、操持家务、辅导弟弟王览读书,累死累活也没得到继母的怜爱,即使这样,懂事的王祥仍逆来顺受,不失孝心,精心侍奉继母,关照同父异母的弟弟。迁居宿松时王览还少不更事,随着年岁的增长,王览察觉到母亲对哥哥的刻薄,不合情理。于是时时处处护着哥哥,他经常劝母亲不要虐待王祥,有什么事情也自己担着。王祥婚后,母亲对他的妻子何氏更是挑三拣四。此时,王览规劝母亲:兄嫂对您不薄,理应关爱有加,不兴打骂。但母亲仍然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王祥对继母的孝心也丝毫不减。父母生病,他衣不解带,端茶递水,忙前忙后,就是熬好的汤药他都要先尝试温度,生怕烫着父母。

  一个冬日,继母卧病在床,想喝新鲜鱼汤。时值三九严寒,外面冰天雪地,到哪里去弄鲜活的鱼儿啊?为了满足继母的愿望,王祥来到湖边,解开上衣、袒胸露背、伏在寒冰上,用体温融化厚厚的冰层。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两条红鲤忽然从王祥化开的冰窟窿里一跃而出。

  喝下新鲜鱼汤的继母不久病愈。后来,继母又想吃烤麻雀。但满天飞的鸟儿如何抓得住?王祥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几根树枝撑起一张渔网,下面撒些米谷,用一根绳子远远地牵着支撑的树枝,待麻雀进入渔网啄食时,用力拉绳,啄食的雀儿便成了王祥的囊中之物。

  这就是“卧冰求鲤”“张网捕雀”典故的由来。如今,在宿松县西南一个叫王祥上、下湾的地方还留有两个地名:“求鲤处”和“雀坡岭”,就是人们为纪念王祥行孝而取的名字。

  王祥的孝行也感动了继母,渐渐地,继母对王祥夫妇也以礼相待,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王览妻子阮氏与嫂嫂妯娌和睦、相互礼让,孝悌美名传遍四乡八邻。王祥生二子均入仕途,至今已传66世;王览生6子,至今已传58世,其长子王导官至东晋宰相,官势显赫,史书“王与马,共天下”就是真实记录;大书法家王羲之史传千载,他就是王导的亲侄子。据统计,宿松王氏4万多人口,王导之后占有一半。

不惧权贵抚尸恸哭忠臣之心可见一斑

  王祥、王览兄弟以孝梯传天下,亦感动朝廷。在“孝治天下”的封建时代。官府多次召唤王祥到衙门赴任,王祥均以继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需要照顾为由拒绝上任,直到继母去世时,才应吕虔之召出任徐州刺史别驾,协助刺史安靖地方。当年盗寇成灾,王祥率兵讨伐,终使“州界清净,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日:“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因声名大震,王祥历任曹魏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封濉陵侯。

  入晋以后,他已拥七官之职,由太尉进为太保,封爵由睢陵侯晋为郡公,当时朝中八公同列,唯有他位居第一,所以西晋“以孝治天下”。

官至太保家无宅宇死后安葬勿起坟陇

  王祥不但忠孝,而且清廉。他历汉、魏、晋三代,汉末刺史别驾、曹魏太尉晋武帝时进爵为公,三朝元老名噪一时。他生性豁达、一生清廉。武帝诏日:“(王祥)又以太保高洁清素,家无宅字,其权留本府、须所赐第成乃出。”一个朝廷官员连私人住宅都没有,这在旁人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清廉的王祥的确如此,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琅琊王氏的骄傲!不但如此,王祥对自己身后之事也想得明白,下遗训,说“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叮嘱后人在他死后不须冰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而且要求后人“勿作前堂,布几筵”;葬在西芒山上,“勿用甓石,勿起坟陇…”这就是一个生活在1700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的丧葬观。他要求不大操大办、不多占耕地、不惊动众人,简简单单、干净利索!如果当时有“火葬”一说,这位先人一定会在遗嘱中首选“尸体火化”。按说,三朝为官、位列“三公”的王祥,以85岁高寿去世,后人应“请神仙、做道场、做法事”,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大办一场才有“面子”,可有先人遗训在此,违背可就是“不孝”了。

  王祥留给后世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有遗言如此:“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孝文化”乃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基。弘扬先祖的忠孝悌廉之美德,弘扬“四至一让”的好家风,也是为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而努力。(王宇平)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