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旅游

中安在线   2020-11-26 12:11:25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何飞 曹冬艺   编辑:贾良月

  近年来,潜山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全面实行“河长制”和“林长制”,长远擘画,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一体修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潜山获评首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潜水河湿地。 通讯员 程晓峰 摄

  群山逶迤,叠翠流金。大别山东南部,潜山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景色秀丽。

  “就在这里,绝迹多年的野生梅花又出现了!”在潜山市塔畈乡,板仓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王满华指着一片山谷,难掩激动。“我们执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这些年,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很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频频被发现。”王满华所言,正是潜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

  小康全面不全面

  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山风徐徐吹,一片片色彩斑斓的针阔混交林从天柱山山脚向山上渐次铺展。天柱山林场副场长涂光惠感慨万千:“变化太大了,现在的林场,四季都有美景!”

  过去,人工造林以针叶林为主,抗灾害能力弱,景观效果也单调。为了改善森林质量,这几年,潜山大力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加大阔叶树比重,培育针阔混交林和异龄复层林,森林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77.3万亩,完成提质增效35.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4.49%。潜山天柱山森林公园入选首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潜山市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统筹修复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朝阳映水面,鸟儿自在飞。潜水河岸的沙洲上,观鸟爱好者们静静地观察辨别。“水鸟是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的风向标,现在水鸟越来越多,说明潜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潜水流经潜山6个乡镇,是潜山人民的母亲河。但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却让母亲河“蒙垢”。为恢复潜水河流域生态,这几年,潜山全力推进河道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工作,并采用生态防护措施对岸线进行绿化,潜水河日益成为一片生态乐园。

  山水相依,田林一体。潜山成功探索出“五保四建三回来”的河流治理模式,持续开展“五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十三五”期间,共关停拆除涉河违规企业102家,清理皖水、大沙河等河道乱堆砂石30余万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46平方公里。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林木蓊郁,生机勃发。潜山市黄铺镇古墩村的经汇油茶基地里,雪白的油茶花一山连着一山开。

  “果子已经采摘结束了,油茶花果同期,现在正是赏花的好时候。”说话的人名叫李小周,是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我这6000余亩基地在政府的扶持下高标准建设,现在已达到国家丰产园标准。经省里专家测产,8年亩产鲜果2211.8市斤,创下了全省单产最高。”说起油茶林,他满脸自豪。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金汇油茶示范作用的影响下,不少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在黄铺村,村民汪田华流转林地1000余亩,果树种下的第三年,开始挂果。“明年是‘十四五’的第一个年头,我这片油茶就进入了丰产期,到那时产出十几万斤鲜果没问题。”汪田华信心十足。

  这边油茶带来了致富的希望,那边香榧也为人们送去丰收的喜悦。

  在距离黄铺村不远处的和平村,海拔500米的高山上,2000亩香榧基地绿意葱茏。“香榧是宜林树种,进入盛果期后,每亩能产出800至1000斤青果,亩均产值能达到6000至8000元。”基地负责人葛让剑介绍。香榧基地不仅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我这里每年吸收80多户农户务工,其中贫困户就有18户。”

  “十三五”时期,潜山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林下种植基地27.32万亩,林产品加工企业632家。

  良好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水光山色,风景如画。余井镇村民王兴德在长春水库堤岸边漫步,不远处还有三三两两的人群。他说:“空气好,景色美,大家都爱来这里。”长春水库位于皖水支流长冲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多年调节性中型水库。近年来,潜山在夯实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对中小型水库的保护利用。如今,长春水库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而且是游客的“打卡”胜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时期,潜山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关闭了矿山,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大棚和生态茶园,眼瞅着日子越过越美。”望着碧水青山间的美丽乡村,潜山市官庄镇坛畈村委会副主任刘江宏不禁感叹。

  坛畈村地处深山腹地,蕴藏丰富的花岗岩矿石。过去村民们以采石为生,大大小小的采石厂一度布满了坛畈河两岸。“采石虽给山区人民带来了财富,但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刘江宏记得,山体开采后,石头裸露在外,村子里粉尘遮天,河水成了乳白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为推动山区生态修复,近年来,潜山大规模开展石材企业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推进荒山治理、矿坑修复和植树造林工作。“十三五”期间,潜山共关闭矿山开采企业4家、石材加工企业52家,整改提升12家。

  现在的坛畈村,山青水绿天蓝,绿色产业发展起来,石材加工厂变成了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大舞台和文化长廊。村民们说,生态保护,不仅让大家享受到更加优美的环境,也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天柱秀,潜水灵。盎然绿色,逐渐成为潜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日益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常态!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