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 > 新时代新担当

蚌埠“村医”杨怀林入选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

时间:2021-12-27 09:49

  36年行医路上,她硬生生骑坏了七辆车!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我市禹会区马城镇白衣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杨怀林光荣上榜。

  自从1985年成为白衣村村医以来,杨怀林3次放弃城市工作机会,一直扎根乡村,奋战在防病治病最前沿,进村入户、嘘寒问暖、号脉听诊、打针输液、防病宣传,用青春岁月、无私奉献守护着村民健康,用汗水把自己铸成坚守基层卫生工作一线的泰山磐石,努力让村里每一个家庭都安康幸福。

  36年坚守,白衣村实现“小病不出村”

  “小病不出村”,上世纪80年代,这句话是马城镇白衣村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一句梦话。据了解,当时的白衣村因经济水平落后,卫生条件差,村民们治病都要去周边村庄甚至县里、市里,十分不便,有的村民小病懒得治,久而久之竟拖成大病。

  “治病救人就是我的使命,不能再让乡亲们把小病拖成大病。”1984年,年仅19岁的杨怀林卫校毕业后,于次年走进了白衣村。发现当地村民看病难后,怀揣“治病救人”朴素想法的杨怀林,背起了药箱,凭借一技之长,结束了白衣村没有村医的窘迫现状。

图为乡村医生杨怀林为村民测量血压。(资料图片) 记者 刘晨 摄

  “不管跑多少趟,一定要看到患者痊愈才行。”成为村医后,药箱成了杨怀林的随身“包包”,她每天背着它走街串巷,给村民看病问诊,24小时随叫随到,平均每天为十几位村民提供上门治疗服务。而且,在行医过程中,杨怀林时刻不忘精进医术:1997年获医士中专学历、1999年成为乡村医士、2017年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36年来,杨怀林长年奔波在乡间一条条坑洼不平的小路上,走村入户、诊病救人,4辆自行车被她骑散了架,电瓶车也骑坏了3辆,而这些付出,换回的是白衣村村民“小病拖成大病”的终结,“小病不出村”梦想的实现。

  先看病后付款,欠条足有一尺高

  “没有卫生室,那我家房屋就是卫生室。”前些年,白衣村没有建设卫生室,杨怀林就在自家房子里腾出两间,用于患者治疗观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行医路上,无私奉献、救贫济困,用大爱践行医者仁心,是杨怀林36年来的坚持。

  在为村民看病时,杨怀林始终坚持先看病后付款,近几年又开始免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诊疗费。对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患者,她甚至会自掏腰包,为他们支付医疗费。

  “不管是谁,只要找我看病,付不起医药费的就先欠着,绝不让他们因为钱看不了病。”杨怀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至今,她收下的欠条足有一尺多高,加之为重病患者垫付的前往其他医院治疗的费用,累计金额高达30多万元。

  但这个账,杨怀林并不在意,她最在意的是一本“村民健康账”:作为村医,对于白衣村村民身体健康状况,杨怀林心里必须是明明白白的,所以,她针对全村600多名老人、近400名高血压患者、100多名糖尿病患者,建立起了健康档案,同时针对孕产妇群体建立了特殊走访诊疗档案。

  2019年底,杨怀林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但她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们,放不下全村1500余户、近6000名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202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杨怀林,就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紧要关头,冲上了抗疫一线。

  阻击疫情期间,每天天不亮,杨怀林就出门给村里的重点人员测量体温,早晚各一次,从不叫苦;走在路上,偶遇未戴口罩的村民,她就劝对方戴口罩或少出门,对方不理解、不配合,她始终耐心劝说,从不生气。别人问她这样是不是太辛苦了,杨怀林笑说:“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江海  编辑:褚云梅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