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 > 经济·产业 > 经济产业新闻 > 科技

补短板谋长远 蚌埠科技创新还需加把劲

时间:2019-07-16 10:31

  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也意味着带来一个个全新的产业和市场机遇。然而,对科技创新理念认识不够、原动力不足、转化渠道不通等问题和困境依然严峻,成为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

创新驱动发展后劲不足

  “融资难、融资贵、人才招引难,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最近,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工作人员走访了蚌埠市普乐新能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及高新区的部分企业,在走访中,很多企业都反映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表面上看,企业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行业的通病,可是实际上往深了想,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企业对研发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手上没有绝活,缺乏核心竞争力。”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分析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问题,这一根本问题衍生出了发展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很多表象性问题。

  在调研中,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发现,我市企业整体创新氛围不浓,缺少创新意识。全市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驻蚌科研院所和部分大企业,蚌埠市获得的省科技进步奖、研发平台等也主要集中在驻蚌科研院所和少数大企业中。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投入不足,每年发生研发投入的规上企业不到一半。

  其次,招商引资创新型企业数量偏少。近几年蚌埠市招商引资的大企业不少,但是部分企业只是把我市作为生产基地,缺乏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存在研发“空心化”现象。2018年全市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6家,通过认定51家,其中2015年及以后注册成立的企业7家,仅占比13.7%;66家中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37家,占比超过一半。调研结果表明,每年我市新注册的企业和通过招商引资的落地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少之又少。

  另外,研发投入增长不足,自主创新人才素质不够高,缺少创新能力,也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其吸引力不大,加上退市进园、环保等因素影响,一些到期必须复审的高新企业主动放弃申报。还有一部分到期高新企业因财务成长性等重要评分指标得分低,甚至不得分未通过评审,导致企业得不到预期的相关政策补贴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改善创新生态环境,登上更大竞争舞台

  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分析人员认为,企业要发展壮大,登上更大的舞台,在商场中与强手一争高下。首先,企业技术中心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合理制订科研开发计划和科技进步规划,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其次要转变“以市场换技术”、“以外资换技术”的发展观念,激活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自主创新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创新系列活动,各单位、各企业都认识到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全力支持。

  在全市范围内来看,需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走技术引进与招商引资并重的路子,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政策扶持、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合理调整生产要素的比价,为高新技术企业降低自主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保护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将创新作为招商引资的“关键词”,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含金量。在招大引强的同时,兼顾招“新”引“高”,引进“战新”“高新”产业领域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另外,要鼓励企业协作研发,强化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支撑,加强政策支撑,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抓好“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来源:蚌埠日报  作者:陈瑶 通讯员 吕沁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