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山区天桥街道以“一改两为”为宗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从“大”处着眼,“微”处着手,通过微网格、微实事、微调解、微服务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微网格”释放大能量。发挥网格化管理效能,细化完善《天桥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和《天桥街道社区网格员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对网格工作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合理匹配权责,领导干部全员下沉,将工作带入网格、服务进入网格。启动“点片长—社区长—小区长—网格长—楼栋长”五长机制,将党建、民政、信访、安全生产、公安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充分汇聚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使群众联系、处理问题更加方便高效,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微实事”凝聚大民心。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巧用“一组一会”平台,通过为民服务小程序线上线下收集居民群众意见诉求,多方联动办理解决。先后解决龙华大厦电梯维修更换、建委小区充电桩拆除方便居民车辆出行、天桥大院路灯破损问题处理、汇金小区非机动车停放、增设健身器材等,通过完善“微设施”、实施“微改造”,确保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微调解”实现大和谐。做到信访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及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解决在萌芽状态。打造信访超市“微阵地”,优化“信、访、网、电”等举报受理平台。坚持党建带动社区治理创新,依托网格化管理,形成“政策宣传+矛盾摸排+纠纷化解”信访工作模式,把信访举报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运用“线上监管+线下巡查”的形式,组建志愿服务队,全面不间断走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发挥邻里互助的优势,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化解矛盾,打造出让居民放心的安心家园。
“微服务”收获大幸福。构建服务群众“微平台”,以“十全服务社区”打造为出发点,采取“联合体+社区”双联动模式,共同开展为民志愿服务活动,如理论宣讲、走访慰问、义诊义剪、文娱汇演等。此外,打造潮汐停车场、搭建徽厨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老年助餐点、老年大学、“三公里”就业圈、小区晨晚练点、健康口腔专家巡诊点、安心托幼小课堂等暖民心服务场所,不仅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还满足了各项精神文化需求,以党建赋能“微服务”,用一网兜起“大幸福”。(马晓婕)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