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 > 要闻

借势发力 演绎绿色发展协奏曲

时间:2017-12-07 16:55

  初冬时节,豫南山区,层林尽染、峰秀林幽,山川竞秀。

  千里之外,皖北平原,绿意盎然,满目清新,林壑尤美。

  信阳和蚌埠,两个相隔千里的城市,因一水相连而心意相通。

  “互助”、“借力”、“发展”也成为了两地交流的关键词。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两座城市无疑都有着先天的优势,坐拥淮河水系中最优越的山水资源条件,但成就一座山水名城,岂是仅有先天优势即可功成。

  近年来,两座城市都将绿色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也同样明白,在绿色发展这条道路上,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三核”,面对重大历史机遇,两座城市如何借势发力,凝聚出绿色发展的新合力,前景可期。

  蚌埠与信阳往来频繁、互相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蚌埠的发展离不开淮河上游城市的鼎力支持,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信阳积累了可复制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打造样本,青山绿水留乡愁

  信阳,在诗人眼里,是一座被轻放于山水之间的城市,山为魂,水为魄,云为裳,绿为衣,俯拾皆是诗;在游人眼里,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青山环抱,绿水环绕,徜徉其间,身心皆受洗涤。

  走进信阳,不妨从郝堂开始。绵绵细雨中,荷塘、漫水桥、水涡、老树,在我们眼里都是美丽的风景。绕过山路入村时,陪同我们采访的信阳日报社记者秦旭指着村口的一座桥说,村子里的漫水桥,都是特意修的一道景观。漫水桥只有在下雨天才会有水漫过桥面。郝堂村的水因为一个个巧妙的设计,不仅让村庄变得更加韵味十足,而且还能让人体验一把跋山涉水的刺激。

  沿着村中傍水蜿蜒的碎石小路,路过荷塘,精致的民居自然散落,门前是木头垛起的柴扉,墙头绽放着美丽的各色小花……走进这山水画般的小村庄,仿佛也走入了内心深处的故乡。

  信步间,我们走到了一家三面环荷的客栈“花间驿”。客栈门前用各种农具垒成的一个装饰特别醒目,充满野趣。老板娘杨玉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这个经过改造的农家小院,每间客房的门上都用色彩浓烈的颜料画了别具艺术风格的门神图饰,每间屋子的门对子都是老板王玉璞自己写的。院子里芳草菲菲、翠竹婆娑,一草一木都是夫妇二人手植。

  杨玉萱夫妇二人在信阳市都有体面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城里人。2012年,王玉璞拍荷花偶遇了郝堂,被它的美惊艳。2015年,夫妻俩决定来开客栈。“主要是想能有个能会友、喝茶,可观星看月,读书发呆的地方,顺便它再能有点收入,不拘多少,我们都心满意足,不过从目前来看,还真没亏钱。”杨玉萱说,得益于这几年郝堂的村庄保护和生态发展,到了节假日,很多人慕名来到郝堂,客栈的生意总是爆满,即便是平时,也络绎不绝有人来郝堂采风、度假。“如今我们待在郝堂的时间比在市里还多,只要忙完了工作,我都在这边,和村里的村民也都熟了,他们说我越来越像这个村的人。”

  环境的变化凝聚人心,曾经是“空心村”的郝堂这几年不断吸引村民按照户籍规定回迁户口,吸引了村里80%以上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开农家乐、办茶庄、咖啡厅,村子找回了活力,实现了涅槃重生。2014年,郝堂就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

  村在林中,水在村中,人在画中。郝堂坚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扒房”的“四不”原则,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借用外部智力和现代理念激活旧的资源,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走出了一条原汁原味的乡村发展之路。好生态为游客带来好风景,让城里人涌向农村、爱上农村,同时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好收益。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远在千里之外的蚌埠,多年来也在奋力保护自己的绿水青山,并努力在乡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摸索出保护绿水青山的新路子。从2012年开始,蚌埠市大力推进小城镇及美好乡村建设,一大批自然村的农户,生活就此改变。

  禹庙村是2016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带领村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当时我听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要整治脏乱差,还要铺路修渠,听着就心动。”村民周海斌在外地做了10余年的建筑生意,听说村里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那千亩水稻田在周海斌的心中立刻有了不一般的价值。“莲藕种植有着巨大商机。我们家乡禹庙村地处怀洪新河、包浍河交汇处,三面环水,灌溉方便,十分适合搞种植。”周海斌说,“过去村里道路难走,莲藕运输不便,村容村貌脏乱差,也不好搞观光旅游。现在这股‘东风’来了!”周海滨得知这个消息后随即返回家乡,2016年,他一口气流转了1000多亩稻田地,除了进行莲藕种植,还引进了30多种荷花品种,搞起了荷花观光旅游。村里的2000多亩地,一半变成了荷花塘。去年一年,周海斌的电话不断,朋友都在咨询他,回家发展怎么样。“我告诉他们非常好,村里路宽了、通了、漂亮了,大有可为。”在南京做家电生意的周飞,就是在周海斌的鼓励下,于去年年底回到家乡,流转了50亩地,种起了晚秋花梨树,更是为禹庙村增添了一抹绿色。“家乡越来越美,当然想回家。”周飞自豪地说,“而且我搞的果树种植也能让家乡更富更美。”

  禹庙村村支书张宽利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的素质也在提高。“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的少了,垃圾入桶、文明有礼的人多了。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咱村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也带来了‘美丽经济’的增长。”

  昔日小小村庄如今大变样。通往家家户户门口的道路不再是雨天泥浆晴天尘土,而是全部水泥硬化。花木、草地、污水处理池等应有尽有,一个个综合园林村、生态村的新农村宛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公园种花、庭院摆花、路路见花。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各个村还鼓励农户庭院种花、养花、摆花,开展美丽庭院竞赛。

  今年,我市还将贫困村和美丽乡村列为乡村绿化的重点,全市计划安排108个行政村完成成片造林0.5万亩,四旁植树20万株,市财政按照成片造林300元/亩、零星植树5元/株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未完成绿化任务的美丽乡村和去年未实施绿化提升项目的贫困村优先安排。同时,我市计划以省、市级美丽乡村和贫困村为重点安排20个绿化特色村,把村庄绿化与发展林业产业、改善农民生活结合起来,体现绿色惠民、绿色富民。

  以“绿”为底,绣出生态新画卷

  信阳以“绿”为底色,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6.11%,分别高出全国、河南省14.1和12.3个百分点。境内溪流纵横、河流众多,大中小型水库895座,总库容40多亿立方米,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地表水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连续多年居河南首位。为了护住这片“绿”,守住这方好山好水,信阳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

  1984年,夏士文从洛阳林校毕业后就进入南湾林场工作,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帅小伙已经快要退休。夏士文早已记不清自己为了这片林子熬过多少夜,和林业工人们一起种下过多少棵树。“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多重原因,南湾林场的植被破坏严重,都是荒山杂灌,1955年林场开始大面积地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如今已经是南湾林场副场长的夏士文向记者介绍,全场现在有340多名职工,很多人都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林厂里一大部分人常年住在山上,忙着巡山、管护,为的就是不断提升森林质量,苍翠的山林间,留下了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三十多年前,林场的首要任务就是多种树,现在,林场要进行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现在林场里有2000多种植物、100多种水鸟,物种丰富了,也是我们的山林建设成果之一。”在南湾湖库区森林生态监测站,虽然赶上了风寒雨骤的天气,但这仍然无损南湾湖在我们眼前展示出的姿色,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就在触手可及之处,但蜿蜒的大坝公路又告诉你,通向山间的距离漫长而曲折。驱车行进在信阳市中心的浉河北路,岸边的垂柳丝绦飘飘,身姿婀娜,仿佛在照镜子。裴小军告诉记者,曾经,环境污染也让信阳如鲠在喉。被信阳人奉为母亲河的浉河,河水曾是劣五类。痛定思痛后,信阳市决定向环境治理“亮剑”,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环境治理工程,城市环境明显好转。

  一方面,信阳着力构建“一山一水一区”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大别山生态区建设、沿淮生态走廊建设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另一方面,信阳坚持保护优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仅在中心城市区,信阳就规划建设了贤山、龟山、震雷山、金牛山、龙飞山、羊山等6个公园,进一步促进了“山、水、林、城”一体化融合发展仅在中心城市区。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蚌埠和信阳一样,丝毫不敢懈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开展义务植树、认建认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市民“爱我家乡,建设珠城”的自豪感,在市区范围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高潮。

  “我偏爱蚌埠,因为这座城市从平视到俯瞰,每一个视角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绿色的光芒。”曾游遍名山大川,而后还是决定要在蚌埠定居的摄影爱好者田万荣每逢闲暇,都会忍不住去记录让他感动的珠城瞬间。绿荫蔽日的梧桐大道、青山耸翠的荆涂山风景区、风光旖旎的张公湖……40多年来,田万荣用摄影镜头记录下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共振的珠城“足迹”。

  为了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蚌埠市委市政府还把打造生态蚌埠、幸福之城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培育和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做好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逐步构建蚌埠生态文化体系,市民的消费方式、出行方式、生活方式正不断绿色化、低碳化、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市民心中。

  落子生态,谋势发展活全盘

  在业界眼里,信阳是一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城市,所以,她斩获诸多殊荣——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连续八届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六届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多彩信阳。这不仅是信阳人民最引以为傲的优势,更是信阳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如今的信阳,环境治理带动产业转型,让这一方碧水蓝天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后劲,绿色发展进入了提挡增速阶段。经过多年努力,信阳旅游业态也已从单纯的景点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全域旅游过渡。截至目前,已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11个村落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落进入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1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个村落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截至2016年年底,信阳市规模以上的旅游村(点)125个,农家乐片区1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2500多家,约有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的经营活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3.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

  与信阳一水相连的蚌埠,气候与之相差无几,每到夜晚,龙子湖桥头公园里聚集了很多来休闲、散步的游人。木质栈桥上,凭栏远眺,可以清楚地看到湖面中间立着几个醒目的灯箱字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住龙湖香都的市民胡钰正在逐个教儿子认这几个字。“水变清了、山变绿了,城市变美了,就是财富。”胡先生向懵懂的儿子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孩子可能还似懂非懂,可是大多数蚌埠人却已经明明白白地从这句话中受益。

  “十二五”期间,蚌埠新增、改造绿地924万平方米。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阳光操作、长效推动——这种“蚌埠特色”的植绿、爱绿、护绿做法,被证明是全方位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全民“追绿”的有效途径。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园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年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宜业宜居宜游”已经成为我市对外的靓丽名片。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5072公顷,绿地率34.98%,绿化覆盖率40.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3平方米。

  今年,我市新增、改造逾500万平方米绿化、绿地。记者从市园林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深化绿满珠城行动,新增城镇园林绿化344万平方米、改造绿地225万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航华路游园、虎山公园三期等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立安里街头游园等12个市区街头游园,中环线北侧绿道、中环线北侧退红线绿道、东海大道东段绿道等一批新游园、公园也陆续与市民见面。

  如今,放眼蚌埠,人在园中、城在林中、花团锦簇、开窗见绿。未来,蚌埠“绿色引擎”将更加动力十足。根据《蚌埠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年)》,我市将通过虎山公园、曹山公园、动物园、小黄山公园等一系列大型园林绿地工程建设,使得我市公园绿地面积年均增长126公顷,至2020年我市公园绿地面积达1794公顷,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满足老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的需求。

  今年,根据最新出台的《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蚌埠被列为“十三五”期间我省四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蚌埠的旅游品牌形象定位被明确为“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依托生态优势,环龙子湖文化景观带、沱湖湿地旅游风景区、白乳泉景区、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双墩文化遗址公园、大明文化产业园顺河历史文化名街等一系列景区被精心打造。这些依托生态建设发展壮大的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传统村落融合发展。

  在蚌埠的城市发展中,环境是第一追求,也是第一要求。按照“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的思路,全市构筑了一心多极的空间结构和“一河、三湖、多廊道”的山水城市格局。

  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蚌埠与信阳,两地都牢牢树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砥砺前行。为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豫南和皖北的两座山水城市都在描摹一幅天蓝、地绿、水秀的美好画卷。

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  编辑:严静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