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   2024-05-15 17:35:42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李旭 顾楷   编辑:汪淳

  5月15日上午,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中国传感谷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加快产业要素集聚,助推传感谷快速发展,蚌埠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科技厅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民品发展部会商,定于5月24日—25日在蚌埠市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将邀请院士、专家、企业家600余人参加。

  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是行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引领力的产业盛会,2017年至今已在蚌埠成功举办五届。此次大会突出高端引领,将邀请到蒋庄德、毛明等7位院士参加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同时围绕未来产业,举办人型机器人和脑机接口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将派人参加大会,并做专题发言。突出协同发展,大会受邀高校院所和企业,涉及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将紧扣8英寸MEMS晶圆制造线,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和集聚态势。突出首位产业,围绕我省汽车首位产业发展,将举办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芯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邀请省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发布车载传感器等核心器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信息,为企业开发市场急需的传感器提供支撑。

  本次大会将开设三个分论坛,分别围绕MEMS器件与微系统领域,展示产品设计、技术、制造等前沿资讯和行业发展前景;围绕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两个领域,探索智能感知技术和核心芯片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探讨车用传感器的科研成果以及车企和芯企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每个论坛将分别邀请10位左右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主题发言,通过理念和智慧的交流碰撞,共同谋划创新生态的建设,加快产业协同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开幕式上,将发布由省科技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部门印发的《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该政策共有14条,突出“四链”融合、产业需求、省市联动,涉及支持加大投入、创新发展、人才引育、上市融资、海外发展等五个方面,旨在推动项目、企业、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支撑蚌埠立足中国传感谷打造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新高地。

  传感器,是人工智能硬件设施里的“神经元”,也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器件。作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以MEMS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传感产业,加快要素集聚、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中国传感谷,使之成功跃升全国十大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

  当前,全市产业环境不断完善,打造了国家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获批安徽省智能传感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组建了总规模超70亿元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基金,传感谷中央创新园区加快建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拥有6英寸高性能体硅MEMS晶圆制造平台以及8英寸微系统晶圆集成研发平台,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套工艺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MEMS制造领域技术短板,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00余项,为“神舟”“嫦娥”“天宫”“天舟”等20多项国家航天重点工程的“问天之旅”提供强力保障,成为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的制造高地。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培育了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芯动联科、希磁科技、有家硅光、依爱消防、双环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智能传感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全市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达2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家,覆盖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记者 李旭 通讯员 顾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