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增智答好题时间:2024-08-29 10:5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功入选工信部“千兆城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达64.3%,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作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县(区)”,受省政府督查激励。 海控三鑫生产车间,玻璃原片从退火窑中缓缓而出,机械手抓取并码放整齐。 融媒体记者 陈昂 摄 海控三鑫生产线中控室,工作人员通过中控系统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融媒体记者 陈昂 摄 在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黄晓武作出批示,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为企服务的重要抓手,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持之以恒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迈上新台阶。市长马军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地方发展和企业生存的“必修课”“必答题”。 面对“必答题”,一些企业已经抢先交出了“成绩单”。走进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让人眼前一亮,这里实时显示着智能工厂生产线200多台核心装备的运行状态,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立即就能通过5G网络实现毫秒级反馈。 公司数字化管理部经理蒋巍告诉记者,国显科技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初,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多达十几套,不仅极其分散且难以互联互通。市高新区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企业对接了第三方专业数字化平台,让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成功实现。 如今,通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国显科技建成了5G全连接工厂,实现了多网络、跨设备、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正全面开展5G在工业生产各环节的创新应用,人均产能提升了145%,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42%,库存周转天数减少了30%,有效推动了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目前,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入选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蚌埠国显科技入选工信部“5G工厂”,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数字化领域,我们将一如既往引领和凝聚凯盛在蚌企业,为大家平台赋能、创造价值。”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主任周芸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已支撑市高新区2000家工业企业上平台,重点对130家规上企业的经济运行数据进行监测。本月,中研院还与淮上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中研院集团作为数字化转型总服务商的协议,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应用,纵深赋能整个蚌埠市的产业转型。 做好“必答题”,蚌埠在行动。近年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数字化转型专班,先后印发《蚌埠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若干举措》《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若干举措》等,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坚持网络先行,加快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提升5G应用场景覆盖范围,累计建成5G基站7441个,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网络基础。坚持数实融合,积极推进“数智园区”建设,开展数字化转型进园区系列活动,加强企业数字化诊断,打造了淮上区、市高新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在一系列举措下,我市涌现了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企业,打造了许多数字化应用场景:华润雪花啤酒把数字化、智能化印刻进企业成长的基因,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数字化生产和管理,一个车间一小时生产12万罐啤酒,只需要5个工人管理;特步引入了全流程自动化的服装生产线,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单件服装赋码,实现了服装加工的个性化订制;海控三鑫通过引进装备自动化配送系统、个性化MES系统等,让生产线的数据“活”了起来,生产效率提升了50%以上,实现了发展提质增效……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路径,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摆在打造工业强市的突出位置,以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采取明确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转型生态、强化金融支持等有力举措,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为蚌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融媒体记者 顾楷 通讯员 李媛媛) 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顾楷 李媛媛 编辑:汪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