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利辛新闻

中安在线   2024-05-16 09:08:4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韩璞 张海龙   编辑:胡先进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利辛县孙庙乡在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上持续发力,特色农业产业“百花争艳”,各村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产业发展迅速,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增添了新活力。

  种植小生姜 绘就好“姜”来

  “生姜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能缺水,需要及时浇水保湿。”基地负责人介绍,5月14日傍晚,在利辛县孙庙乡高堂村生姜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正通过自动浇水装置对生姜进行补水。

  据介绍,生姜一般是3月中下旬播种,11月初收获,主要销往长三角城市,去年市场价格不错,利润可观,今年该基地又种了100生姜。通过滴灌、搭建小拱棚、遮阳网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亩均产量可达8000斤。 

  在生姜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期间,也给附近的脱贫户、监测户、老年人等闲散劳动力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整个生产期吸纳附近村庄劳动力30余人就业。 

  为推动产业发展,高堂村结合种植生姜的历史,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挥乡村致富能手带头作用,引进大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姜种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用于生姜种植。  

  田间药草香 致富有“良方” 

  在利辛县孙庙乡阳光村的白术种植基地,一陇陇白术葱葱郁郁,长势良好。

  “现在白术的市场行情很好,种植也很有信心。”白术种植基地负责人程西兵说,“3月份,我们把流转的50亩土地种植了白术,一共投入了50万元。”

  “今后,我们要把白术种植好、管理好,争取做到丰产丰收,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贡献力量,下一步将在种植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和种植品种,争取打造成一个健康药园。”程西兵信心满满。

  “我们紧紧围绕‘引产业、调结构、助发展’的思路,积极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种植面积、规模,赋能乡村振兴。”阳光村党委书记程建说。

  目前,孙庙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以“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规模化种植白术、丹参、薄荷等10余个中药材近2000亩,为亳州中药市场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种下油桃树 结出“甜蜜果”

  初夏时节,在孙庙乡民主社区油桃种植基地,一颗颗翠绿的桃子挂满枝头。基地负责人邵永军正在带着工人察看油桃生长情况。

  邵永军介绍,阳光家庭农场成立于2016年,该农场共流转土地300亩,种植有“中油4号”“中油16号”“黄金蜜1号”等优质品种。2018年,民主社区获批市级“一村一品”桃树种植示范村。

  邵永军一直从事特色农业种植,2016年来到了孙庙乡民主社区,以每亩一年600元的租金,承包下了300亩土地,专门种植油桃。

  在种植过程中,他坚持绿色、科学、高品质的模式,从树苗移栽开始,全部使用农家肥。因此他种植的桃子,不仅挂果快、产量高,而且品质非常好。

  预计2024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根据市场行情,油桃纯利润要超过70万元。

  民主社区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如今民主社区的油桃、水蜜桃等农产品,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经过多年深耕,油桃已成为农业产业一面闪亮的“招牌”,全乡桃子种植面积近2000亩。

  “我们将以‘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出发点,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通过产业的叠加与整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消费链,放大价值链。让‘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标杆、一村一产品’的产业村成员更多、规模更大、效益更好,以农业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韩璞 张海龙)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