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人文

老街弹花匠:铿锵节奏唤起“温暖”记忆

2020年11月27日 09:49  来源: 亳州新闻网

  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又称“亳州老街”,这里有四通八达的老街旧巷,这里有恬淡悠然的市井烟火,这里记录着亳州历史的岁月印记,这里保留着“老亳州”们的成长记忆……

  即日起,本版开设“行走老街”专栏,请大家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老街的那人那事,发现老街的岁月印记,触摸老街的风土人情……从这里读懂亳州。


 

  弹花机取代了传统的老手艺

  走在市区北门大街,街上的人或匆匆忙忙,或悠闲自在,清一色灰色砖墙、黑门白封板风格的临街店铺,服装店、药店、酱店、果子店等等充满了市井气、烟火味,远处还不时传来卖香油的梆子声。偶尔,还能邂逅几家弹棉花的小店,老韩的“老街弹花店”就坐落在这里。

  “给我网几床新被子,六尺宽七尺长……”上午11点刚过,一位中年女士来到了店里,称其儿子年底要结婚,特意来做几床新被子。老韩的爱人史影赶紧拿出本子和笔,记下客人所要被子的尺寸和重量。讨论好之后,顾客离开了,看时间已到11点半,老韩买来包子、羊头汤等,夫妻二人吃起了午饭,“四床被子得一个小时,要是干完活再吃,饿得慌。”老韩说。

  老韩叫韩林,今年五十出头的年龄,经营这个弹花店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上世纪末,他从面粉厂的机修工岗位下岗之后,就开始跟这条街上的一个外地老师傅学习弹棉花,“几十年前,这条街上弹棉花的、打家具的大部分都是‘蛮子’。”老韩说。


 

  把棉絮摊均匀是最重要的环节


 

  史影在用熨板机压棉絮

  虽然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弹花机,但老韩也“背过弓”。据他介绍,手工弹棉花,要背着一个特别大的木头弓,弓的一边是牛筋弦,把弦放到铺好的棉花上,用木槌进行击打,弦震动着,棉花就一点点地蓬松了。敲击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咚咚,太太,就像音乐一样,那弹棉花的人,像在舞蹈,也像在弹奏音乐。“很累人,整天背得腰疼。”老韩说。好在很快他就用上了机器弹花机。

  吃完饭,老韩两口子就开始了工作。史影把购买来的棉花称好重量,均匀地投入到弹花机的入料口,机器发出嗡嗡的声音,瞬间,成品的棉花就变成了匀称蓬松的棉絮,老韩在机器另一端,熟练地用一根棍子把棉絮一层层卷起来,卷成一个圆柱状。

  老韩把棉絮柱拿到店面中央的大平台上,摊平铺匀,开始上“网”。老韩拽下悬在空中的纱网卷,史影赶紧和他一起抻起纱网,使其完整地覆盖住棉絮,再降下上方的熨板机,压平棉絮,让它和纱网完全覆合、贴紧,随后,再套上外罩。“因为是结婚用,顾客要自己带回去缝被面。现在10多分钟一个被子基本上就做好了,以前光弹棉花就得俩小时。”老韩表示。

  老韩说,来他店里做新被子和翻新旧被子的,上了年纪的人比较多,“现在的年轻人盖丝绵或者蚕丝被、羽绒被习惯了,上了年纪的人才更喜欢盖棉花被。”他表示,随着地暖、空调等取暖设备越来越多,人们也不像以前做那么厚的被子了。

  虽然现代化的条件压缩了传统手艺的空间和市场需求,但老韩还是很高兴,“以前有的家庭破棉絮能攒几十年,弹起来灰尘很大,现在人们再也不用盖那种被子了。现在的弹花机压出来的棉絮更喧腾,更匀溜,也有除尘设备,对弹花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危害。”(路振杰)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