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人文

中安在线   2021-01-08 16:19:34   来源:亳州新闻网    作者:吴浩 戴树林 任雷   编辑:胡先进

  ·编者按·

  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今日起,本报开办“说说咱村(家)新变化——决胜小康看江淮”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村一户,用鲜活的实例,细数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发生的积极变化、群众生产生活的极大改善,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和美好小康生活。

  “最近工作干得还好吧?有啥困难,有啥需要我办的,您随时来说……”新年刚过,在蒙城县篱笆镇王庙村委会,一个小伙子在电脑前边说边查阅相关资料,耐心地为58岁的脱贫户李小良登记上报公益岗位信息,确保其务工收入准时打入工资卡。

  小伙子叫王志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的王庙村扶贫主任,也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脱贫励志明星”。从贫困户到专职干扶贫工作的村委会委员,说起身份转变,王志强感慨地说:“是党的扶贫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

  王志强的父亲是一名智力四级残疾人,母亲张杰美身体也不好,一家人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和父亲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生活。2012年,王志强考上了江西科技学院,额外增加的教育成本让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好不容易撑到王志强大专毕业,本以为生活会慢慢好起来,不想张杰美夫妇却患上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

  “毕业以后,我到温州做过一年车工学徒,后来又到利辛阚疃亲戚家学过一年水电装修,挺忙的,但没挣到钱,也没能给家里父母多分担一些困难。”王志强腼腆地说,父母的治疗费用每年不少支出,家庭经济状况依然不见好转。

  2016年,经精准识别,王志强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51”“180”健康扶贫降低了病人的医疗支出,特色种植养殖、光伏等产业扶贫增加了家庭收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王志强一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2017年,通过发展养殖业,王志强家实现了稳定脱贫。

  就在这一年,经过村干部推荐,年轻肯干、有知识、懂电脑的王志强成了王庙村的专职扶贫微机员,负责数据整理工作。“当时就觉得自己享受了那么多的扶贫政策,也应该趁年轻,为其他人多作点贡献。”王志强告诉记者,从踏上岗位开始,如何让未脱贫户精准脱贫、如何让脱贫户稳定脱贫成了他工作的目标。

  “王志强性格腼腆,不好意思主动和别人说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他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经过两三年的锻炼,曾经的腼腆少年成了和贫困户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原王庙村扶贫主任王克强介绍,2020年4月份,因自己年龄大、电脑办公不熟等原因,就推荐王志强出任村扶贫主任,挑起了王庙村扶贫工作的大梁。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王志强一心扑在了扶贫工作上。对于2020年脱贫的池长红、池金峰、陈素英、孙宗民、李秋萍、王德勇六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志强和村干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及时了解贫困户家中的动态,确保完成全面脱贫的总目标。经过第三方验收,截至去年底,王庙村1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王志强自己家这几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情况明显好转。

  曾经的三间旧瓦房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变成了三间平房,去年加盖了第二层,今年正在加盖第三层,一家人即将拥有梦想多年的“小洋楼”。门前曾经泥泞的“水泥路”也进行了硬化,出行方便。

  王志强在村里上班,年工资2万余元;父亲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年收入1万元左右;家中还养了十只羊,去年养羊收入五六千元;家里9亩地,加上流转土地15亩,去年种植收入2万余元。加上父母低保、光伏分红等收入,2020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约两万六千元。

  “靠贫困补助只能维持温饱和家中日常所需,想致富还要靠双手奋斗。这几年,家里有了些积蓄,父母要建房,说是给我说亲、结婚做准备。”27岁的王志强至今单身,在新的一年,他希望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带着心爱的她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吴浩 戴树林 任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