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人文

十年磨一剑,打捞亳州书法遗珠

2021年03月05日 10:30  来源: 亳州新闻网

  提起清代的亳州书法家梁巘,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在书法界,他可是响当当的书法大家,有着众多美誉,对中国书法界的深远影响一直从清朝乾隆年间持续到现在。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梁巘呢?2015年,市博物馆成立了《梁巘全集》编辑委员会,面向全国及海外四千多家博物馆、文史馆、图书馆等单位,征集梁巘的书法墨迹、碑刻、书论印章等,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了有关梁巘的各方面史料。

  日前,《梁巘全集》书法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发行,成为亳州乃至全国书法界的一件盛事,该丛书对书法传统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乃至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深入与细化等,均具有不可忽视的拾遗补阙的作用。

  史海钩沉 为书法梁巘“画像”

 

  梁巘全集系列图书

  在书法界,梁巘就像是一颗被遗忘的明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作品缺乏系统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没有形成“矩阵”效应。

  为使梁巘的书艺成就得以充分展现,从2012年开始,市博物馆有计划地搜集整理梁巘书法作品的相关信息。2015年,市博物馆成立了《梁巘全集》编辑委员会,面向全国及海外通过发公函、打电话、实地拜访等形式征集梁巘作品。同时,为了提升该套书籍的专业性和完整性,市博物馆还多次举办梁巘书法和书论研讨会,并征集和选录了当代学者诸多异彩纷呈的研究论文,力求该套书籍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梁巘作品和资料的收集过程是细碎而艰辛的。为了使《梁巘全集》更高质量、更加精美地奉献给读者,市博物馆分派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寿县、泗县、南京、扬州、宣城、安庆、桐城、苏州、杭州、徐州等地,用专门定制的上等纸、墨、拓包等材料,严格遵循古法精心拓制,以再现梁法书的点画形质及碑拓状貌;对于征集来的二百余幅作品,多次邀请文物鉴定专家、书法家和相关学者反复讨论,层层把关,甄别真伪、选优汰劣,力求在兼顾系统完整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前提下,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辑集出版;对梁著作的不同版本,也是仔细对照,遴选内容完备、讹错较少者,按原样影印推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梁巘全集》书法系列丛书分为碑刻卷、墨迹卷和书论印章卷,近一千二百页,勾勒出了书法梁巘的“画像”,为梁巘书法的临摹、借鉴、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完整的资料,成为学习、研究梁巘书法的范本与参考。

  经典再现 为梁巘书法“排位”

  对收藏爱好者来说,能有一幅梁巘的书法作品是无上光荣的。梁巘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呢?梁巘在当时已久负盛名。清人对梁巘有不同的称谓,“南梁北孔”指梁巘、孔继涑,“三梁”称即梁巘、梁国治、梁同书,“南二梁”指梁巘、梁同书。由此可见梁巘在当时书法界的地位。

  在市博物馆馆长吴磊看来,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梁巘的墨迹、碑刻和书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墨迹为例。梁巘的墨迹涵盖了题跋、扇面、立轴、中堂、长卷等。梁巘临写时充分把握住书写的速度,用笔峻拔坚毅,使转精熟,笔势健劲飞动,不仅控制了书写的速度,而且笔画更厚重、规整,字风逸中愈沉着。观其临写墨迹,线条起落分明,委婉而自然,达到进出自由的境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在《梁巘全集》中评价梁巘书法时说,若论楷法和日常书写行楷之法,梁之优应该是此中冠冕,足为天下垂范,也足以为馆阁体在攻讦否定者中挽一颓势、树一新帜。

  《梁巘全集》分为碑刻卷、墨迹卷和书论印章卷,第一卷《碑刻卷》,辑录全国现存的梁巘碑刻作品;第二卷《墨迹卷》,辑录梁巘各时期书法风格的墨迹作品;第三卷《书论印章卷》,记录各版本梁巘书论与专家学者撰写的导读文章及梁巘书画所用印章图鉴。《梁巘全集》将梁巘的碑刻、墨迹和书论等汇编一帙便于观览,而且征集和选录了当代学者诸多异彩纷呈的研究论文,方便读者重新了解和认识梁巘,也有利于确立其在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和名望。

  求同存异  为后世传承绝学

  在《梁巘全集》征集作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以梁巘的名字来说,很多博物馆传送的资料中,“巘”字写法不一致,有“巘”、“谳”、“巚”、“献”等,亦有称“梁闻山”者,这就意味着按“梁巘”二字会疏漏很多作品。市博物馆立即成立了“梁巘新发现”工作小组,针对“巘”的异体字重新在全国征集,又排查了数千家收藏单位。

 

  梁巘的碑刻作品

 

  梁巘全集内页

  市博物馆馆长吴磊介绍说,《梁巘全集》编写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没有回避关于梁先生的生卒年、字、号,包括官居之地等问题的争议,各种书籍的不同记述、论点不同的各类文章集聚一堂,从而让这套书籍更完整、更真实、更全面地呈现给读者,为大家提供各时期翔实的史料,让专家学者有更大的空间去研究探索。

  《梁巘全集》最大的价值在于,全面展示了梁巘一生的书法艺术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读者能感受梁巘笔耕翰墨书香的师承理念,能认知到他对学问素心静志的脱俗智慧,能理解到他博涉诸家法书古帖而随韵成论的姿态,能体会他著书立说诠释书家碑帖精妙辞藻与传世的责任,能学习到他的为官耿介、勤政勉力、不善逢迎的清廉之风。

  在吴磊看来,研究梁巘及其作品,要坚持“求同存异”。梁巘以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精妙蕴藉的著作与萧然儒雅的墨香,他是书法界的翘楚,是亳州的骄傲。他为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谱写的华彩乐章,将在后世赓续绽放。(胡荣丽 李鹏)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