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人文

亳州:拔掉了“穷根子” 鼓足了“钱袋子”

2021年03月25日 09:38  来源: 亳州新闻网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2016年以来,亳州市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发展特色种养业扶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5026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11元,实现了产业旺,脱贫质量高,贫困群众生活越来越红火。

  今天,几位脱贫群众,要讲讲他们的产业脱贫故事。

  栽下黑槐树 奔上致富路

 

  张建民在为黑槐树剪枝

  3月17日下午,在谯城区张店乡王楼村,65岁的脱贫户张建民正在为黑槐树修剪树枝。今年,他地里种的3亩黑槐树就要出售了。“听说一棵黑槐树能卖几百块钱,300棵算下来,能收入不少钱。”张建民笑呵呵地说。

  2017年,在张店乡政府的“撮合”下,张建民与一家绿化企业合作种植黑槐树,他出地,企业出树苗,约定收入按3:7分成。“虽然我只拿三成收入,但每年的日常管理费和政府发放的林业补贴,也不少。而且每亩地我还能再收入1200元,3亩地就是3600元。”张建民告诉记者。

  在黑槐树的日常管理上,张建民有自己的“诀窍”。张建民说,黑槐树管理最重要的是树下不能有杂草,不然争养分。而鸡爱吃草,所以他就在黑槐树下面养起了土鸡,既消灭了杂草又发展了养殖业,一举两得。

  发展林下经济的好处还不止这些。鸡怕热,而黑槐树浓密的树叶刚好为鸡提供了阴凉。“由于鸡整天在树下跑,因此销售价格比养殖场的鸡高,今年春节前,卖了七八百只,收入三四万元。”张建民满意地说。

  除了卖鸡收入,张建民养鸡还能享受特色种植养殖补贴,养鸡规模在100只以上的,每只补贴10元,最高8000元。2017年,张建民从张店乡政府免费领到了120只鸡苗,后发展到了1000只。这样算下来,他一年的养殖补贴就有8000元。

  思路活络的张建民不满足于此,开始谋划更大的计划。“听说镇上正在对脱贫户进行辣椒种植技术培训,发展辣椒订单农业,我也准备去参加。”张建民说,他准备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青椒、地瓜等作物,增加收入。

  发展乡村游 脱贫不发愁

 

  杨义国在药王民俗村打扫卫生

  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安徽省财政厅确定的2018年度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之一。

  药王村依托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掘酒文化、药文化等,着力打造田园景观和现代度假养生之地,开辟了一条“党建引领、发展富民、支部引导、文化兴村”之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收入增长5000元以上。

  运营以来,到药王村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其中就包括脱贫户杨义国。

  “2019年,药王民俗村的一号院、二号院建设时,我就来干活了,干的是瓦工,一天一百块钱。”杨义国说,目前民俗村的三号院已经建设完成。杨义国也就地转行,当上了保洁员,继续享受民俗村发展带来的好处。

  在民俗村景点务工只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为杨义国带来的“红利”之一。药王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获批后,当地政府积极谋划、统筹推进,引进入园企业13家,流转土地1万多亩,发展园林绿化、果树种植、瓜果采摘。杨义国家里的4.3亩土地全部流转种植了园林绿化树木。

  杨义国说,4.3亩土地每年能为他带来4300元林业产业扶贫补助,另外园林绿化企业每年按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他发“补助”,仅这两项收入就达到5000元以上。按10年的合同期计算,他最终能收益5万多元。

  如今的药王村,处处是种植园、采摘园、家庭农场,乡村游很红火,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杨义国说,一年到头,村里的活干不完。“脱贫致富是不发愁的。” 杨义国说,春天除草、施肥,夏天采摘果实,秋天栽种、收获,冬天在温室大棚种反季节蔬菜,靠打工一年也有不少的收入。

  电商下了乡 脱贫好帮手

 

  孙卫东(左)在电商服务站买农资

  谯城区华佗镇道东村脱贫户孙卫东是华佗镇小奈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的常客。

  3月17日,孙卫东再次来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还没进门就喊道:“刘老板,帮我再搬一袋化肥,上次买的不够用。”老板刘怀山一下子就听出孙卫东的声音,热情地迎了上去,“还是老价钱,一袋我也给你算批发价,只留你130块钱。”

  几年来,孙卫东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不仅买到了价格实惠的农资,还把地里种植的药材和庄稼销售到全国各地。孙卫东说,只要把种类、产量等信息告诉刘怀山,他会在谯城区“乘程农产品购销平台”上发布消息,全国各地的客户就会给孙卫东打电话,购买自己的东西。

  孙卫东说,一“买”一“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每年能为他增收三四千块钱,是自己脱贫路上的好帮手。

  目前,小奈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服务半径覆盖周边乡镇100多个自然村,重点服务的贫困户有20多户,孙卫东只是其中之一。该服务点主要是帮助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农村群众开展自产农特产品网上销售。

  刘怀山掏出了一本“台账”,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农户及其家庭种植的详细信息,方便掌握村民农产品的收获情况,“我们就像是一座桥梁,既要让农资、技术进入农村,又要让农产品及时走出农村,为脱贫攻坚提供新动能。”

  “等今年的白芍上市了,我还到你这里登记,还能再卖个好价钱。”临走时,孙卫东对刘怀山说道。

  产业发展旺 脱贫根基牢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2016年以来,我市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扶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成果显著。

  特色种养业扶贫遍地开花。2016年以来,我市加大项目支持,累计实施1700个到村产业项目、409679个到户产业项目、投入资金14.573亿元,推动贫困村特色种养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贫困户收入快速增加。2020年,全市285个有条件的贫困村特色主导产业达到省制定的特色主导产业标准,通过带动贫困户自种自养、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共支持5643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人均增收2324元。

  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稳定来源。自2017年6月底并网发电以来,全市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20.75亿千瓦时,光伏发电收益25.5亿元,带动全市286个贫困村出列、30多万户次贫困户受益。2020年全省平均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1065.58小时,我市光伏扶贫电站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1185.23小时,超全省平均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近120小时,稳居全省前列。

  乡村旅游扶贫成绩瞩目。目前,全市有9个村获评3A级旅游村、16个村获评2A级旅游村,建成91家农家乐(农家小院)。全面推广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参与经营、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鼓励支持引导有发展条件、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在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从事乡村旅游业,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农村电商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自2017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392个,农村电商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48个,农村电商超100万元的品牌55个。全市电商企业已达3500多家,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的电商店铺已达4万余家。目前,全市农村电商网点740个,其中综合服务点229个,全年实现农产品网销额10亿元以上。(李玉 明梦晨 李鹏)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