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人文

中安在线   2022-12-02 10:51:10   来源:亳州新闻网    作者:李鹏   编辑:胡先进

  姚真真正在创作烙画

  一盏台灯,一把烙铁,姚真真用精湛的雕刻技巧,将一个个朴实无华的葫芦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作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樵烙画葫芦的传承人,姚真真用一支烙笔实现自己儿时的艺术梦想,让更多人了解亳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烙铁为笔 以“火”为墨绘丹青

  近日,记者在亳州老街“南樵烙印”工作室看到,姚真真正在葫芦上创作“钟馗降魔”烙画,一支烙笔在她的手中时而行云流水,时而凝重如山。

  “袖口要用粗线条,胳膊要用细线条,这样不仅能丰富烙画的层次感,还能给人以力量的爆破感。”姚真真一边创作,一边向记者介绍烙画知识。

  烙画又称火笔画,相传起源于东汉,最初是用来装饰家具的,逐渐演变成一门独立的技艺,创作载体从家具扩展到木板、葫芦、宣纸、丝绢等物品。“烙画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全国各地都有这门手艺,亳州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姚真真说。

  姚真真祖辈就有创作烙画的经历,在她的记忆中,她太爷爷创作烙画时用的是铁火棍,烙法较为简单,以单线条勾勒为主。“烙画以烙铁为笔,用温度的变化呈现色彩明暗,看起来虽只有黑色、褐色、焦黄等颜色,但表现出来的意境却非常丰富。”姚真真说。

  姚真真的工作室里有一幅《老子出关》烙画,老子面部栩栩如生,所乘青牛孔武有力,整幅画层次丰富,很好地表现出老子无为的精神世界。姚真真说,这是一幅典型的传统烙画,她历时半个多月才创作完成,也是她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

  推陈出新烙画焕发新生机

  受祖辈们的熏陶,姚真真从小就热爱烙画。高中时学习绘画的经历,为她以后从事烙画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姚真真正式走上烙画之路。“那年我去北京潘家园游玩,那里有个全国知名的烙画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烙画作品,我大受震撼,没想到烙画还能‘玩’出这么高的境界。”姚真真说,从那时起,她开始系统学习烙画知识,弄坏了几百个葫芦,才慢慢掌握技巧。

  如今,在传统烙画勾、描等手法的基础上,姚真真又增加了点、染、擦等绘画手法。她介绍说,画面讲究用光和明暗对比,勾、描相当于绘画中的白描,点、染、擦相当于素描,两者相结合,可以丰富烙画的层次与色调,增强画面立体感。

  近年来,彩色烙画开始盛行。姚真真一边借鉴别人的创作手法,一边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能为追求颜色艳丽而随意使用颜料,上色要符合客观实际,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避免喧宾夺主。”姚真真有自己的心得。

  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姚真真的烙画技术日益提升,烙画时烙铁需要多高的温度,哪个地方需要多深的颜色,她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2016年,姚真真成立了“南樵烙印”烙画工作室。2017年,南樵烙画葫芦入选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姚真真也由此被称为“葫芦娃”。

  姚真真创作的烙画作品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四季平安》和《十二金钗》被当代油画家李成民收藏,《华佗》被影视明星李幼斌收藏,《老子出关》被影视导演张惠中收藏,《华佗五禽戏》被香港影星梁小龙收藏。

  以烙铁为笔绘丹青

  以画为媒讲好中医药故事

  在姚真真的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烙画作品,所用材质有宣纸、木板和葫芦等,以烙画葫芦数量最多。除了常见的以十二生肖、观音、财神、弥勒佛等为主题的作品,还有不少与亳州中医药历史文化有关。

  “葫芦具有很强的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属性,与亳州有着深厚的渊源。”姚真真说,葫芦被称为道教的“宝物”,被道教尊称为道祖的老子是亳州的历史名人;葫芦寓意“悬壶济世”,是古代郎中的身份象征,而被誉为神医的华佗也是亳州的历史名人;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烙画葫芦也是亳州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

  姚真真烙画葫芦中出现最多的人物就是华佗,“每次去外地展出,华佗形象的烙画葫芦都广受好评,让更多人了解了亳州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历史。”姚真真说。

  姚真真说,今后她将结合亳州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把烙画葫芦做成“药葫芦”,把这门古老的绘画技艺发扬光大的同时,讲好亳州中医药故事,为亳州建设成为“世界中医药之都”做出自己的贡献。(李鹏)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