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社会

中安在线   2022-06-29 09:15:10   来源:亳州新闻网    作者:李鹏 魏冉 朱潇潇   编辑:胡先进

  葡萄园里“钱”景好

  工人正在葡萄园进行梳果

  在蒙城县小涧镇狼山村葡萄种植基地,一个个葡萄棚排列整齐、一棵棵葡萄树藤蔓交织、一串串葡萄果青翠欲滴,盛满丰收希望的葡萄架下,工人们正在认真细致地修剪葡萄藤并进行疏果作业。

  “疏果对葡萄生长至关重要。应在葡萄坐果后,果粒大小区分明显时进行。在时间允许范围内,疏果越早越好,这样更有利于养分供应幼果生长。”基地负责人黄锦凤介绍,疏果主要是去除病虫果、畸形果,尽量选留大小一致,排列整洁向外的果子。

  黄锦凤是返乡创业的“田秀才”。2020年以前,他一直在上海一家国内知名的葡萄种植基地打工。多年的打工生涯,让细心、好学的他学到了从育苗到采摘的全部技术。在家乡政府和村里的召唤下,他选择返乡创业,流转狼山山脚下100亩土地发展葡萄种植。

  在村“两委”的帮助下,黄锦凤的三百多个葡萄大棚顺利建成,种植了一二十个葡萄品种。由于苗木选取得当且技术到位,他的葡萄园当年就挂果上市了,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益。今年,他更新了种植和管理技术,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提高。

  “外地的几个大批发商看过葡萄幼果后,已经提前预订产品。按照目前葡萄的长势来看,保守估计亩产量可达3000斤以上,预计总收入在100万元左右。”黄锦凤说,他准备留十几棚葡萄供来狼山游玩的市民采摘,让他们尝尝狼山葡萄的味道。

  黄锦凤的葡萄种植不仅让他鼓起了腰包,也让不少当地群众受益。由于葡萄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用工岗位。脱贫户张乐三负责大棚葡萄的浇水、剪枝、挑果等工作,“葡萄园就建在我家斜对面,每天吃过饭就能来干活,上班非常方便,一年下来也能挣2万多元。”。

  据了解,像张乐三一样在葡萄园打工的群众,忙时有二十几人,常年务工的有6人,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留守群众。“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选择返乡创业就是希望能带动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黄锦凤笑着说。

  “我打算借助打造狼山旅游区的契机,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葡萄品种,走农旅结合的发展道路,帮助更多的乡邻就业。”黄锦凤说,他计划将葡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葡萄种植,共同走上致富路。(记者 李鹏 通讯员 魏冉 文/图)

  绿茄子孕育新希望

  志愿者正在帮忙采收茄子

  走进谯城区古井镇门庄村清忠种植合作社蔬菜温室大棚,一棵棵绿油油的茄子长势喜人,生机盎然,菜农王清忠和志愿者正在忙着采摘、装筐,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目前大棚茄子刚上市,市场价两元一斤,这种茄子比传统的紫茄子更受欢迎。现在每天能采摘500斤左右,再过一周,预计每天能采收1000多斤。现在正是农忙季,一大早志愿者就过来帮忙采摘茄子,真是为我们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实在是太感谢他们了。”今年,王清忠共种植了10亩茄子,入夏以来,蔬菜大棚里的茄子陆续成熟,行情很好。

  绿色茄子,照亮绿色希望。王清忠夫妻两人每天精心管理。妻子李凤英说,在茄子的销售问题上,镇村干部没少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发展蔬菜种植使他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他们两口也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大棚吸纳了不少村民一边干零活,一边学习蔬菜种植经验,一起走上蔬菜致富路。

  王清忠夫妻二人在2015年成立了清忠蔬菜种植合作社,建成30个阳光大棚。今年,他们栽种了茄子10亩、黄皮椒20余亩、羊肚菌10余亩,还种植了洋葱、娃娃菜、番茄等蔬菜,一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同时带动30多位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近年来,古井镇将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大棚蔬菜,通过反季销售的形式,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古井镇蔬菜大棚种植的茄子、辣椒、黄瓜等绿色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记者 李鹏 通讯员 朱潇潇 文/图)

  蔬菜大棚再迎丰收

  志愿者帮助采摘番茄

  时下,正值各类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在谯城区谯东镇余集村张保峰的蔬菜大棚里,一垄垄西红柿秧苗叶厚茎肥、郁郁葱葱,一串串西红柿就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灯笼点缀其中,红绿相间,煞是可人。

  6月17日一大早,余集村志愿者就来到张保峰蔬菜大棚内,帮助他们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大家穿梭在青藤绿叶间,动作娴熟地将成熟的西红柿采摘下来,轻轻地放入桶里,张保峰则负责将采摘好的西红柿装运到车上运送出去……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目前大棚里栽种的主要是西红柿和黄瓜,基本上每天就要采摘一次,每棚可以采摘500多斤,从4月份开始一直可采摘到8月份,保守估计可以收入4万多块钱。”看着一个个粉红剔透的鲜嫩西红柿,张保峰一边装箱一边高兴地说道。

  在谯东镇张保峰是出了名的“种植能手”,他不仅懂技术、会管理,还能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合理经营各种农业作物。张保峰的家庭农场有20多亩地,他不仅栽种了白术、白芍、白芷等中药材经济作物,还利用温室大棚栽种西瓜、番茄、黄瓜、辣椒、花菜和冬瓜等各类时令蔬菜……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同时利用学到的技术,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农业种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再过一个月农场的白术和白芷就可以采挖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至少可以收入六七万元,下半年蔬菜大棚又可以收入几万元,今年保守估计可以挣到15万元!”谈起今年的收成,张保峰兴奋得算起了他的“收入账”。

  近年来,谯东镇持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科技培训、思想引导、典型推广等措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800多人,使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沿阵地的生力军,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方文明 文/图)

  西瓜种出“甜蜜生活”

  刚刚采摘的西瓜

  近日,在谯城区立德镇王贵峰种植家庭农场里,瓜农正在忙着采摘西瓜。

  眼下,正是大棚西瓜上市的季节,走进谯城区立德镇王贵峰种植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里,处处弥漫着西瓜的香甜气息,大棚里的西瓜披着翠绿的外衣,镶嵌着一条条深绿色纹线,“躲”在茂盛的瓜叶下面,甚是惹人喜爱。

  “今年天气好,西瓜成熟早,水分足,亩产在5000公斤以上,这30亩大棚西瓜收入3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说起自家农场的西瓜,农场负责人王贵峰满脸笑容,他今年种植的“8424”和“美都”两个品种的西瓜不仅口感好、个头大,含糖量也高达13%以上,深受大众喜爱。目前第一茬西瓜正忙着采摘,批发价每公斤是2.8元,且供不应求。

  “正常情况下,西瓜是不能重茬种植的,但我通过采用南瓜苗嫁接西瓜苗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重茬种植,还能够抗枯萎病,提高产量。”聊起种植西瓜的经验,王贵峰说得头头是道,美都西瓜虽然美味,瓜苗却很“娇贵”,存在抗病性弱、低温抗性差等问题,种植起来并不容易,不过他都一一克服了。

  “年龄大了,出门打工不方便,我常年在王老板这干活,从育苗、移栽、除草、施肥到给瓜藤打尖、授粉,什么活都干,每月王老板都会按时给我发3300元的工资,还不耽误照顾家。现在国家政策好,吃穿不愁,闲时还能在广场健身,好多城里人都羡慕俺。”在大棚里务工的附近村民刘祥民满意地说。

  近年来,立德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蔬菜瓜果等特色经济型种植农业,并且采取“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品牌销售、合作化经营,推进产业富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周玉海 文/图)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