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市长活动报道集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1年02月24日 08:43  来源: 亳州晚报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21年2月23日在亳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杜延安

  市人大代表在举手表决有关事项 张延林 摄

  一、攻坚克难,圆满收官“十三五”

  过去一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抗击疫情中负重前行,在应对挑战中攻坚克难,付出了艰辛努力,经受了多重考验,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806亿元,同比增长4.1%、居全省第4位;财政收入217.9亿元,增长1.7%、居全省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进出口总额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8.5%,城镇登记失业率2.4%。

  一年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迅速打响阻击战,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二)千方百计稳增长,“六稳”“六保”任务落地见效;(三)多措并举补短板,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四)凝心聚力强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五)改革开放增活力,创新创造动能持续增强;(六)建管并重提品质,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七)用心用情保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同时,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回首过去五年,虽然征途充满艰辛,但我们靠苦干实干拼出了骄人业绩,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取得了历史性重大进步。

  五年来,我们狠抓发展勇争先,综合实力实现重大突破。经济总量五年跨越8个百亿元台阶、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8.3%、居全省第1位;累计完成财政收入951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9倍,年均增长10.9%、居全省第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我市连续4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连续5年获省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省稳增长贡献奖,创建市以来最好成绩。

  五年来,我们狠抓攻坚补短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效。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好”等次且位次逐年前移的市。顺利实现污染防治三年攻坚目标,PM2.5平均浓度下降1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水环境质量改善、水污染防治考核连续3年居全省第1位。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总体可控、稳步化解,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连续5年保持全省前4位,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五年来,我们狠抓产业优结构,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比由18.1:38.8:43.1调整为14.2:35.0:50.8。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7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49.7%,粮食单产、总产在全省名列前茅,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工业经济质效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9%、较“十二五”末提高2.9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狠抓建设促协调,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2平方公里扩大到117.4平方公里、增加89.4%,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79.8平方公里扩大到113.3平方公里、增加42%,全市常住人口由505万人提高到520万人,城镇化率由37%提高到45%。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55公里,商合杭高铁通车运行。获批省级特色小镇5个,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1个,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有效保障,1141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百万农民实现“出村硬化路、抬脚上客车”。

  五年来,我们狠抓改革强创新,开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化改革多点突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打造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乡镇生态环保工作站、农村敬老院、邻长制、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寄送公章、村级集体经济“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等一批领先全省、叫响全国的改革成果。市场主体达34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8.6倍。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开放平台持续深化。

  五年来,我们狠抓民生办实事,人民福祉实现重大改善。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是“十二五”末的1.5倍。民生支出1452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城镇新增就业超30.8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实现全覆盖。改造棚户区住房13万套、农村危房5.7万户,改造老旧小区86个,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累计投入538亿元,推动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实现了根本性提升。“中国好人”五年累计上榜人数居全省第1位。

  二、科学谋划,砥砺奋进“十四五”

  (一)强力推动经济实力实现更大跃升。到202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切实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翻一番,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县域全覆盖。

  (三)着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基本建成,白酒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县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到2025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到2025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六)加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到2025年,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明显增强。

  (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202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

  (八)奋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家园。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引江济淮入亳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制度深入落实。

  (九)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成效显著。

  (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亳州。到2025年,法治亳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亳州建设不断深化,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三、奋力前行,只争朝夕开新局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省增速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同步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增速0.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5.3万元/人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0.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左右,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强力塑造现代产业体系。

  以链式思维提升产业层级。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以集群模式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现代中医药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新一年度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发展任务清单。

  以创新驱动升级传统产业。完善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强化数字赋能。

  以全域理念发展文旅产业。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突出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强力厚植经济增长根基。

  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工程。实行“招商引资市长接待日”制度。

  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新开工项目“季度滚动计划”、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攻坚行动。实施项目储备扩容行动。

  全方位激发消费潜力。开展消费提振行动。大力培育商贸主体。加快“云端”消费升级服务。继续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多举措完善流通体系。完善物流体系。推进“快递进村”。

  (三)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大力推动改革攻坚克难。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依法有序推动政务数据开放与利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深做实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领域改革。

  大力推动开放提质拓面。着力稳外资。着力稳外贸。

  大力推动区域一体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大力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

  大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扩面。加快“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突出优先发展、有效衔接,强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补链强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五)突出区域一体、内涵提升,强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优化城市布局。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增强城市能级。实施121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7.7亿元。

  提升城市形象。开展城市体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六)突出生态环保、和谐共生,强力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巩固中央、省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实施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

  持续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林长制改革,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深化河长制改革。推进水体生态修复。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

  (七)突出民生为本、共建共享,强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促进更充分的居民就业;提供更普惠的民生保障;发展更优质的教育事业; 打造更完善的卫生体系;建设更和谐的平安亳州。(任雷 整理)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