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要闻

亳州市明确未来五年发展“任务书”

2021年09月18日 08:13  来源: 亳州晚报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生动描绘了亳州未来五年乃至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怎么把蓝图变为现实?近日,《<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了未来几年亳州发展的“线路图”和“任务书”。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十四五”期间,亳州市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全方位推进开放发展。《方案》明确,到2025年亳州市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000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建设中药材品种标准化种植示范园10个以上,中药农业产值达42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单品种10个,中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全市中医药贸易总额突破1200亿元。中医药健康服务收入达400亿元。

  在抓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市还将加快推进白酒产业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亿元以上,酿酒总产量20万千升。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白酒企业1家、亿元以上白酒企业5-8家,培育申报驰名商标5个。

  作为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方案》提出,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每个县区至少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300亿元。

  亳州市还将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把亳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文化休闲、中医药养生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要建设提升创新研发平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方面,我市将努力吸引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单独或与我市企业合作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力争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市级创新平台10家。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平台,力争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建成投用亳州高新科创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

  《方案》明确,要发挥重点行业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到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专员全覆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方案》明确,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生态化,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特色生态经济体系。加大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用,力争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70%,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

  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我市力争到2025年,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亳州样板。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我市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持续降低,优良天数比率不断提高。要加强河湖水环境治理,做好河道沿岸乡镇污水处理厂、中心村污水处理站管理,加强引江济淮亳州段全流域水环境保护,确保水质安全。要提升土壤污染和固废危废防治水平,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涡河、包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重要河流、湿地生态保护治理。

  《方案》提出,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建立家电、汽车、电子等重点消费品废旧回收循环利用体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赋能支撑,《方案》明确,亳州市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进亳州水利工程建设。

  着力建设数字亳州,我市将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奠定数字亳州发展基石。以市中心城区铁路以东2号3号地块为试点,着力打造5G应用实验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5G基站6500个以上,5G网络实现市域全覆盖,政务数据汇集率达100%,物联网实现市主城区深度覆盖、县城城区全面覆盖,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98%以上,社会、经济数据汇集率超过90%。

  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精准化、普惠化,到2025年,全市智慧养老机构发展到30家。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建成公交充换电站23座,社会公共充换电站7座,出租车公用充电站1座,建成充电桩22642个。

  亳州市将在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场站等多方面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阜阳—蒙城—淮北城际铁路(亳州段),积极推进亳州—蒙城(蚌埠)城际铁路、三洋铁路建设。建成亳州机场,建设空港产业园。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亳州市将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力争到2025年,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总装机容量分别达150万千瓦、150万千瓦、25万千瓦。推动油气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融入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到2025年,全市煤炭产能稳定在1300万吨/年左右。

  城乡协调优化布局

  《方案》提出,要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编制实施市县乡三级三类空间规划,构建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促进在城区就业居住3年以上或缴纳社保1年以上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

  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县城建成中等规模城市,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完善城区交通骨架网络,提升城市路网密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停车泊位,到2025年,全市完成234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持续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积水点治理,大力推进城市公园、游园建设,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系统,构建“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

  要加快建设农村集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打造美丽乡村。提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水平,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到2025年,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200个、美丽乡村自然村庄2000个。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2025年,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全市城乡实现邮政快递网络全覆盖。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方案》明确,要在就业增收、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高标准推进共享发展。

  《方案》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力争2021—202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不低于15万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每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5万人次。要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常态化推进“2+N”招聘活动,举办创业大讲堂和创业特训营活动。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基本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卡全覆盖。

  教育是民生之本,我市将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服务,完成中小学智慧学校和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提升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力争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6%,公办园占比达51%,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4%。

  《方案》明确,要全面推进健康亳州建设,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健康亳州”“养生亳州”行动计划,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健全城乡居民家政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多方式提供婴幼儿看护等生活性服务,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记者 张珍)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