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要闻

亳州,你长大变美了!

——亳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城乡建设发展述评

2021年09月23日 08:17  来源: 亳州晚报

  “家乡的变化真大,我已经认不出来了。”这是不少游子返乡后的第一句话。

  曾几何时,有人说亳州城市像农村。

  而现在,亳州农村像城市。

  长大变美,亳州一直没有停步。

  五年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2平方公里扩大到117.4平方公里、增加89.4%,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79.8平方公里扩大到113.3平方公里、增加42%,城镇化率由37%提高到45%……沿着时光的河流回溯,亳州城市变化历历在目。

  五年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29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555公里,高铁将亳州与许多城市连成网络,远方变得更“近”,游子回家的路更“快”了。

  实施棚户区改造13万套,新增城市绿道262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950万平方米,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更绿、更宜居。

  五年来,获批省级特色小镇5个,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1个,乡村颜值越来越高,处处皆是风景!

  铺开我市城乡发展画卷,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围绕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我市着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同时统筹协调,城乡建设“比翼齐飞”。

  亳州更加宜居,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9月21日,记者航拍的亳州中心城区 张延林 摄

              两位小朋友在陵西湖公园的空中廊桥上嬉戏 (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小怀村柴洼自然村内设置了旅游指示牌(资料图片) 曾莹莹 摄

  城市更加宜居

  “比过去方便多了。”9月22日,市民陈静驾车从市区北部新城香附路桥驰过。香附路桥9月通车后,大大缓解了周边的交通压力。

  香附路桥横跨北部新城陵西湖,不仅是北部新城一条重要的东西主干道,也为陵西湖增添了一处新景观。香附路桥通车后,对方便市民通行、完善北部新城交通布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路,折射着亳州中心城区的大建设大发展。

  作为城市副中心,集行政服务、文化休闲、商业购物、商务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北部新城正在加快建设。

  放眼城市南部,亳州高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亳州,在不断长大、变高、变美。变的不仅是城市建设,更是百姓生活。

  51岁的市民窦广立曾在阴冷潮湿的棚户区生活了几十年,如今他已在市区龙凤小区内拥有了一套三居室。“如今的房子很舒适,上厕所、洗澡都很方便,真好。”窦广立家中安装了自来水、天然气,小区周边生活便利,菜市场、超市、卫生服务中心、公交站等一应俱全。

  谈及以前生活环境,窦广立头直摇,“那时环境不好,也没有像样的路,一下雨就积水严重,水都流到了屋里,吃水用的自己打的井水,厕所是旱厕。”

  道路宽了、车位多了、建筑新了、花园美了……近年来,城市的很多老旧小区也变了样。市区水利工程队家属院就是其一。

  “以前我们小区外墙面、下水道、屋面防水等设施破损严重,小区垃圾遍地,停车混乱。”正在小区散步的居民郭女士表示,现在小区不仅维修了道路、刷新了楼体,还安装了路灯、增加了绿化和停车位,小区公共设施功能提升,让这个建设了20多年的老旧小区,彻底改变了模样。

  城市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过去五年,我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2平方公里扩大到117.4平方公里,增加89.4%,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79.8平方公里扩大到113.3平方公里,增加42%,全市常住人口由505万人提高到520万人,城镇化率由37%提高到45%,市中心城区朝着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快速推进。

  亳州市区刘园新村小区,原来一下暴雨就积水。但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带来的大暴雨,却没有让这里再次出现“城市看海”。

  2018年台风“温比亚”来袭,全市大部分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雨量普遍超过100毫米,彼时的主城区街道一片“汪洋”,树木倾倒,车辆被砸,交通受阻。

  刘园新村告别“看海”的背后,是2018年以来,我市投资5.3亿元,下大力气治疗城市内涝顽疾。

  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功能更加完备。五年来,我市获批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6.9万亩;治理城区水系126公里;新增城市绿道262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950万平方米;完成72条道路雨污分流和248个易涝点整治,“城市看海”问题实现根本性改变;成功蝉联省级文明城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乡村幸福“蝶变”

  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郁郁葱葱,干净整洁的道路直通家家户户,粉墙黛瓦古香古色,庭院竹林围绕,清澈的池塘映出蓝天白云……这一幕幕画面便是谯城区十八里镇柴洼村的田园美景。

  “住着小楼,屋前屋后有花有草,空气新鲜,出行方便,离市区也不算远,城里人都羡慕俺们呢!”村民柴大信说。

  以前的柴洼村却是另一番光景。该村位于谯城区十八里镇的东南处,由于地处偏僻,无集体经济,发展迟缓,是出了名的穷村。2017年底,柴洼村被市、区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投资1653万元进行整治改造,重点实施整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房屋外立面改造、景观绿化提升等工程,完成了村庄3400米道路硬化及雨污水管网建设,修建了3座公厕、一座污水处理站、一个停车场、7处小广场,外立面改造186户,整村绿化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柴洼村位于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景区的核心区,每到5月,这里10万亩芍药花开,场面十分惊艳,令人震撼。周边游客赏花之余自驾游玩,在这里驻足休息,留下美好的乡土回忆,如今柴洼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借助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村民们更是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发了“旅游财”。

  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村镇。美丽乡镇、乡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一脉相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新创新。

  近年来,我市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扎实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获批省级特色小镇5个,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1个,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有效保障,农村电网电压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2%。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提高3倍。

  今年上半年,我市42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改造农村厕所2.7万户,完成“清水廊道”环境综合整治地图标注工作,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100%。

  站在“十四五”开头,我市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高品质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游子回家更快

  “爸妈,我们上车了,很快就到啦!”9月19日上午,李梅和丈夫带着女儿坐上了合肥开往亳州的高铁,一起回家乡陪父母过中秋节。

  李梅在合肥已经生活12年了,因为丈夫工作调动,他们全家搬至合肥生活。12年间,只有过年过节、孩子放暑假,他们一家才能回家乡亳州看望父母和兄弟姐妹。

  “以前没有高铁,我们回家都是自己开车,路上要4个多小时,挺累的,坐火车的话,花的时间比开车还要久。现在好了,一两个小时就到家了。我想家了,当天去当天回都来得及!”李梅说。

  2019年12月1日,备受关注的商合杭高铁合肥北段正式开通运营。高铁时代,从亳州出发,1个多小时到合肥、郑州,2个多小时到南京,3个多小时到上海、西安……高速铁路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让“双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温情,更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条件。

  南下北上的高铁来了,承东启西的城乡公路网也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55公里,将2条国道、6条省道调整为5条国道、18条省道,国省干线公路里程由“十二五”时期的546公里,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342公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6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0298公里,全市规划保留的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承东启西、通村畅乡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农民群众出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彻底改变了过去“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灰”的落后面貌。全市1141个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已全部实现通客车,通达率100%,百万农民实现“出村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城乡客运均衡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新建续建国省干线改造项目11个、完成投资10.5亿元,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开工265.9公里、完工190.7公里。

  今天的亳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直通南北,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连线成网,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客货运输覆盖城乡。

  目前,阜蒙淮铁路亳州段正在加快建设,亳蒙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开工,亳州机场即将开工建设,涡河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有序实施,“水陆空铁”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亳州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城市再绘蓝图

  蜿蜒流淌的涡河见证了岁月沧桑,也倒映着亳州这座城市的巨变。

  道路畅了,环境美了,河流清了,城市更有质感……今昔对比,忧乐之间,群众表情与城市改变紧紧相连。

  根据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4996844人,与2010年亳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50657人相比,增加146187人,增长3.01%,年平均增长0.30%。

  这也从侧面印证,亳州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起航。我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计划,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让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推进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计划投资526.6亿元,继续建设好走出去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计划投资 176.3亿元,在全市推进风电、动力电池、热电等项目的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亳州至太和天然气管道延伸线建设;加快引江济淮亳州段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喝上“长江水”,市级防洪标准要达到百年一遇;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200个,完成234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成8个城市公园、30个街头游园……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展望未来,作为连接中原与长三角的桥头堡,亳州正在抢抓国家战略多重叠加的乘数效应,实施“六一战略”,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站在新的起点,亳州将再出发,向着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迈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幸福在“家门口”落地生根。(记者 曾莹莹)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