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要闻

绿色打底,幸福敲门!

——亳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绿色发展工作述评

2021年09月24日 08:14  来源: 亳州晚报

  那是2016年的春天,江淮大地满是绿意。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安徽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安徽考察,对加强生态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

  绿色,孕育着希望!

  生态,左右着未来!

  亳州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五年来,我市坚持绿色招商,引来一众“金凤凰”;培育绿色工厂,引导企业争做“绿巨人”;实施“林长制”,推进“林长治”;整治环境“顽疾”,守护“绿水青山”……

  绿色打底,幸福敲门!

  亳州大地,就是一幅生态环境优美、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绿色画卷。

  当前,我市正在实施“六一战略”,全力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

  绿色就是亳州未来的底色,是亳州人民幸福的底色!

                                9月23日,记者航拍林拥城 张延林 摄

                                市区陵西湖公园一角(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2020年亳州环保世纪行暨“六五环境日”活动举行环保文艺表演(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嗞嗞嗞……”走进位于涡阳经开区的鸿路钢结构集团涡阳基地生产车间,焊花四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拥有抗震性能高、建造速度快、污染排放低等优势,其原材料中的70%还能够回收再利用,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之所以选择在涡阳投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对招商、安商的重视。”鸿路钢结构涡阳基地负责人罗龙说,这里的招商政策实惠、营商环境可期。最让他感慨的是,为了给涡阳基地“腾地方”,当地把龙山路、锦绣大道、兴业路等3条道路的规划方案进行了修改。最终,涡阳基地一期占地由原计划的300亩扩展到超1000亩,厂房面积也由8万平方米扩展到40万平方米。

  鸿路钢结构涡阳项目是我市发力绿色招商、推进项目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缩影。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走绿色招商之路,要求招商一线干部要树牢环保意识,在项目洽谈阶段,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论证项目对环境容量指标的影响程度,坚持把环评等有关规定作为项目准入前置条件,严禁准入高污染项目,杜绝准入诸如印染、原料药生产、喷涂等化工类高污染项目和存在“废水、废气和废物”风险项目,对存在辐射类污染的项目也一律“拒之门外”。

  针对主导产业发展的阶段和现状,我市积极围绕现代医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同时加大力度引进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引进光伏、风电等节能环保类项目,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努力让好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在绿色招商理念的引领下,“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落地招商项目1675个、总投资3050亿元。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日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安徽省绿色工厂名单,我市的安徽黑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和安徽舒香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榜上有名。

  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标准,过去五年来,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国家级绿色产品5个、省级绿色工厂11家,今年又有3家企业通过省级绿色工厂认定。今年,我市首次启动市级绿色工厂评定工作,目前正在组织评选,引导企业争做“绿巨人”。

  为贯彻落实制造强市战略部署,促进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十三五”期间,我市严控高耗能企业落地,超额完成省下达工业节能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9.8%。全市规上工业以年均能耗下降10.0%支撑了年均9.9%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高效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我市列入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优秀生产企业9家、先进技术4项、新产品新装备15个、实施重点项目47个、培育优质服务机构2个。

  水是生态之基。我市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主要用水工业企业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减少废水排放,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省级、市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过去五年,我市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节水型企业、2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节水型企业。同时,加大节能节水政策支持,2020年,我市支持工业节能节水和绿色发展项目45个,下拨奖补资金762万元,获得省财政绿色发展奖补资金支持600万元。

  “十三五”期间,我市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各项目标任务。工业经济质效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广应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实施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绿’工程,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不低于3%的年度目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亳州绿意越来越浓

  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3.4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30.73万亩、完成森林长廊示范段470.55公里、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市3个、省级森林城镇29个、省级森林村庄173个……“十三五”期间,我市林业发展交出了靓丽成绩单,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林长制改革,目前,全市林长制责任体系已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市各级林长共计3409名,每名林长均有明确的责任区域,实现了责任到人、到区域。全市建立护林大队4个、护林中队88个、护林小队1281个,在各林长责任区安排一名护林员,全面建立了“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的全域林长制责任体系。

  栽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2016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林拥城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生态造林、中药材种植、景观游乐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如今,全长64.4公里的绿道环绕着亳州城,像一条蜿蜒的绿丝带,把这座古老的城池装扮得分外美丽。林拥城已成为向外展示亳州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2020年6月,我市林拥城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入列全省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之一。

  目前,林拥城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已建成一条环城林带及药都林海景区、华佗百草园景区“一带两区”生态景观。我市还依林带为坐标,基于道路林网、河流林网、村庄林网建设及“四旁四边四创”等绿化工程,形成了“带内向心发展、带外辐射发展”的同心圆式发展模式,成为城市生态屏障保护修复的亳州样板。

  “我经常带孩子来林拥城景区玩,这里树木品种多,到处都是绿色,真的很美。”市民李小燕说起林拥城赞不绝口。

  我市还紧扣协同推进“五绿”改革措施,立足创新“四旁四边”绿化提升机制、城市绿化美化净化长效机制和城市生态屏障保护修复机制三大目标,以林拥城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这块亳州样板为示范,引领全市,辐射周边,努力让亳州绿意越来越浓、城市越来越美。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PM2.5连续两年完成省考核任务,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三五”纳入国家考核的4个国考断面均达到水质要求,去年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补偿资金2200万元,位居全省第三位;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11+1”工作组、市县乡村分级负责、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努力让亳州大地既有高“颜值”又有好“气质”。

  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印发了《亳州市实施绿色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出台了《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等,从制度和立法层面为绿色发展护航。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推进制度建设,在全省首创设置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全覆盖设置了89个乡镇(街道)工作站;率先建设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有效打通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市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建立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对标对表进行整改,对整改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开展专项督查。修订完善《亳州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业分类标准》,指导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规范整改,不断查漏补缺,巩固整改成效。

  呼吸上新鲜空气,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市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高位全力推进,将市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划分为9个大网格、73个中型网格、441个基础网格,市领导带头履行市中心城区网格化包保责任,直接下沉到一线,与2000多名网格员同进共退,逐村逐户、逐企业摸排整改问题。通过手机APP对网格辖区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管控,及时发现问题,依照《大气污染防治“九查九做”表》定点清除“病灶”。

  同时,我市构建机动车天地人车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对柴油车运行状况实时在线监控,做到精准管控。2020年,完成城区范围内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深度治理1016辆。完成中药材加工企业烟粉尘治理140余家。实行全年禁烧、全面禁烧,严查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达10%。创新研制新型烘炕,全面取代了4000多个原始土炕,有效解决中药材初加工污染问题等。

  优美的水环境,一直是人们的热爱。我市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建成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城市和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成投运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80座,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36条城区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同步打造了景观带。215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设立水源地保护区,确保群众能够“喝上干净水”。

  一系列“手笔”绘就了美丽亳州新画卷。现如今,行走在亳州大地,一条条道路整洁宽阔,树木环绕。一个个公园绿色葱茏,鸟语花香。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游鱼嬉戏。从春天到冬天,从城市到乡村,宜居宜游,风光旖旎,诗情画意不期而遇。市民朋友圈里蓝天白云、娇花照水、幸福生活的图景也越来越多。(记者 汝平)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