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亳州要闻

中安在线   2025-03-12 17:14:20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作者:韩攀登   编辑:胡先进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天价彩礼娶不起,人情来往还不起”的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逐年攀升的彩礼金额,对于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在亳州市谯城区,一场关于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

  谯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古井镇后老家村调研农村彩礼情况

  “零彩礼引领文明婚嫁新风尚

  “我们是‘零彩礼,一分钱没拿。”谯城区古井镇后老家村村民冉永会自豪地告诉记者。

  后老家村党委副书记孙殿基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女儿嫁到外地,自己没要一分钱彩礼,儿子结婚时娶的外地人,对方也没要一分钱彩礼。”在孙殿基看来,不要彩礼不仅是对传统婚俗的革新,更是闺女在婆家说话的底气。

  后老家村的“零彩礼实践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谯城区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后老家村积极响应。村党委通过组织村民议事协商会,学习高额彩礼的反面典型案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高额彩礼的危害。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后老家村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并通过村微信群、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主动遵守低彩礼、“零彩礼的规定,为村民们树立了榜样。

  在后老家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受并践行“零彩礼的婚俗观念。村民们纷纷表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彩礼不应该成为婚姻的负担。“零彩礼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让婚姻回归了本质,让爱情成为婚姻的唯一标准。

  3月11日上午,记者在后老家村村民孙雁飞家,看到他妈妈姬传莲正在家里开心地为儿子的婚事忙活。

  “再过几天雁飞就要办婚礼了,他家积极响应村里的低彩礼风尚,只象征性的给女方6.6万元,图个吉利。”媒人刘仲领告诉记者,孙雁飞的未婚妻是河南商丘人,两人已经举行了简单的定婚仪式,婚礼也将从简办理。

  办喜事从今往后有了新标准

  谯城区龙扬镇周寨村也在积极探索移风易俗的新路子。周寨村党总支书记董小咪介绍,村民们一致商定,以后彩礼不超6.8万元,婚宴不超15桌。这一标准的制定,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

  “以前,彩礼和婚宴的规模往往成为攀比的对象,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董小咪说,现在通过村民们的共同商定,明确了彩礼和婚宴的标准,既避免了铺张浪费,又让婚嫁回归了简单和纯粹。

  周寨村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抵制高额彩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村里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理事会成员在婚嫁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劝导,确保村民们遵守相关规定。

  村民们纷纷表示,新的婚俗标准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更让婚嫁过程更加轻松和愉快。婚宴规模的缩小,让亲朋好友能够更加专注于新人的幸福,而不是被繁琐的仪式和攀比所困扰。

  各部门通力合作试点新举措

  为促使农村彩礼现象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谯城区成立了抵制高额彩礼工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梁超任组长,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示范村,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村(社区)书记亲自谋划和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抓落实,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谯城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区委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主题党日固定学习内容,对党员开展宣传教育。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并上交所在单位党组织,带头遵守低彩礼、“零彩礼的规定,严格遵守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相关规定。同时,党员干部主动向所在乡镇纪委报备个人或子女办理婚庆事宜和婚嫁彩礼情况,在群众中树榜样、作表率。对违反规定或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由乡镇纪委约谈,年终不得评优评先,所在村半年内不得评为一类村。

  谯城区充分发挥农村大总、红白理事会成员、“五老乡贤等人员的积极作用,召开座谈会,商讨落实具体措施,聘请他们担任抵制高额彩礼义务监督员,在青年男女相亲、订婚、婚宴过程中,主动介入劝导,引导群众争做“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

  各乡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额彩礼的危害和抵制高额彩礼的意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抵制高额彩礼的共识。利用宣传栏、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每个试点村至少评选一个“低彩礼”“零彩礼”先进典型家庭,在全区范围广泛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弘扬婚俗新风。

  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谯城区对“低彩礼”“零彩礼”新婚家庭采取了一系列礼遇奖励措施。鼓励地方党政领导(村书记、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受邀参加新婚婚礼,为其证婚颁证;利用乡村广场、农村礼堂等资源,为新婚家庭免费提供场所和便民服务;在推荐和申报各级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时优先;符合发展党员条件的新婚夫妻优先培养。相关部门和乡镇、村还结合实际和条件,制定了其他激励奖励措施,让“低彩礼”“零彩礼”夫妻和家庭在社会上受尊重、在生产经营上给予扶持、在家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救助。

  “婚嫁彩礼水平下降后,因彩礼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和社会纠纷将会慢慢减少,从而形成婚事新办、简办的社会共识和行为自觉。”谯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崔学习说,在后老家村和周寨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移风易俗路径。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过去的“彩礼越高,婚姻越牢”转变为“婚姻幸福与彩礼无关”。婚姻回归了本质,爱情成为婚姻的唯一标准。(记者 韩攀登)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