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中华药都

中安在线   2025-04-01 11:13:40   来源:亳州视听网    作者:   编辑:胡先进

  白芍是亳州市种植的代表性中药材之一,亳州中医药集团兴禾农业开展白芍组培(组织培养)苗脱毒快繁研究,目前组培白芍已经进入田间移栽重要阶段,标志着亳州市在白芍种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位于谯城区十河镇的亳药标准化种植和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组培白芍生长情况,并现场分析讨论关于组培白芍后续管养方案。

  据了解,组培白芍从实验室进入田地移栽过程中,需要先进入园区的智慧育苗大棚,进行“炼苗”,以适应自然生长的环境。

  “前期的土壤处理,基本上跟传统种植方式是一样的,为了让它存活率更高,会加一些蛭石在穴里,这样可以让它更快的生根、保温保湿,存活率达80%。”亳药标准化种植和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技术人员段涛介绍。

  白芍药用价值高,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我市的白芍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袭(音)芽子”,这种繁殖方式存在着较多问题,为此亳州中医药集团组培中心自四年前便着手开展白芍组培(组织培养)苗脱毒快繁研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克服了白芍组培生根难、蹲苗存活率低等关键问题,成功建立了白芍脱毒快繁体系。

  “连年的无性繁殖,会导致白芍的种质退化,具体表现为产量降低。通过组培技术进行蹲,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使种苗恢复其原有的优良品质。”亳州中医药集团组培中心质控研发部主管赵梦茹表示。

  组培白芍“快、优、稳”特性尽显。相较传统繁种方式,组织培养大幅压缩繁殖周期,为规模化种植注入澎湃动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另外,在种苗品质把控上,组培白芍同样表现卓越。以亳州道地优良白芍植株为母本“蓝本”,经组织培养孕育的种苗,完整承袭母本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品种纯正稳定,产量与质量双双跃上新台阶。尤为亮眼的是,组培白芍打破季节“枷锁”,全年无休开展种苗培育生产,实现周年供应,生产效率直线飙升,为大规模种植种苗需求送上“及时雨”。

  据了解,去年以来,亳州市着力保障中药材种源品质,高水平建设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构建白芍的组培菊、白芍等中药材组培生产体系35种,年产第一代种苗1000多万株,在地扩繁能力2.5亿多株。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