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秋风起,菱角香。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
“我们俩划着小船采红菱……”10月11日一早,全椒县马厂镇岗杨村村民李生琴嘴里哼着民歌《采红菱》,带着女儿刘鑫鑫划着小船漂荡在自家承包的水塘上,开启了今天忙碌的工作。
李生琴家的水塘位置很好,四周皆是稻田,金秋时节,稻穗成熟,满片金黄,像一层厚实的金色地毯,而位于中心的水塘恰好像镶嵌其中的宝石,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水塘水域面积约有12亩,水面上漂着一片片绿色的植被,这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菱,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菱角植株叶子表面绿色,背面赤褐色,叶子形状为菱形,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果实有尖锐的角,故称菱角。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也可作蔬菜食用,秋后果实成熟,采摘时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得以看见。
待船儿抵达合适的位置,李生琴母女二人停下手中的撑竿让船停稳,用携带的工具爪耙划过水面,把周围的菱角向船身聚拢方便采摘,随后在小船中蹲下身子保持重心平稳,趴在船沿开始采摘。只见她们动作轻快而又麻利,一提一抬,一翻一拧,一气呵成。眨眼间,整株菱角植株上的果实就被摘完。摘过的菱角植株便被顺手抛在另一边水域,便于区分,接着再重复之前的采摘动作,不一会儿,采摘的菱角便装满了一盆。上午十点半,采摘的菱角装满了6麻袋,足足有300斤。
采摘完成,后续的工作并未结束。三轮车满载而归,把收获的果实运输回家。此时,李生琴的丈夫刘守文早已在家中做好了准备工作,用土灶大锅烧好了满满一锅热水,只待菱角下锅。将菱角尽数放入特殊定制的不锈钢桶形带孔容器中,装满后移至热锅,盖上锅盖,大火煮上2~3个小时,利用水蒸气蒸熟菱角,这样加工完成的菱角外壳完整,表皮已经变成黑褐色,食之不易脏手,口感粉糯,自带香甜,还额外增添了农村大锅灶特有的柴火香气。待晾凉后,下午便运送至县城市场进行售卖。
不同于市面上的传统品种四角菱,李生琴家的菱角是两角菱中的风菱,又名扒菱、乌菱、大弯角菱,原产自江、浙及南方各地。属于晚熟品种,一般清明后播种,寒露后采收,亩产量高。果形又长又大,外皮暗绿色,两角粗长而下弯。品质好,淀粉含量高。唯一的缺点是皮壳厚,但是两角菱剥壳更加便捷,方便食用,深受市场青睐。
据刘守文介绍,自家种植菱角已有10年之久,选用的品种成熟时果柄不易脱落,可以减少采收次数,不用担心会浪费时间影响其他农业生产;每年菱角销售可带来3万元的收益,补贴家用足够,再加上家里主业从事家禽养殖,收入也较为可观,一家老小的日子也像蒸菱角一般蒸蒸日上。
在全椒县马厂镇岗杨村,像李生琴、刘守文夫妇俩一样从事菱角种植的村民不止一户。岗杨村从本村实际出发,通过研究了解本村土地不同地块的性质属性,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村土地最大利用率,以水稻种植为主,结合油菜种植、山地茶叶、碧根果种植,水域鸭鹅家禽养殖及发展水域特色种植:诸如菱角、荷花、莲蓬及莲藕等,实现本村粮品多样性,以实际行动发展本村农产品产业,努力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要求。
今后,岗杨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将步调一致,团结协作,在本村农业发展方面将继续巩固拓展,进一步加强本村农业发展建设,协调解决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问题,共同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美好生活,力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交上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