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滁州 > 社会民生

用生态绿色描绘秀美蓝图

时间:2022-05-25 09:00:25

  金黄的麦浪,火红的石楠,碧绿的河水,湛蓝的天空,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绝美乡村田园画卷。多个民族的孩童兴奋地在林间穿梭奔跑,大人闲适地坐在村头聊着家常,老人们茶足饭饱休憩养神。村庄秀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来安县施官镇贾龙民族村,遍地是记忆,处处皆乡愁。

  记者了解到,贾龙民族村是来安县唯一以回民为主,拥有藏族、彝族、白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居民的聚集村。“我们贾龙民族村风景如画、民风淳朴,近年来,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是基于苗木种植和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汪玉珍兴奋地说。

  前些年,这个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进一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覆盖全村的苗木生态园。很快,千亩海棠以及其他苗木的穿插种植,使得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得更为优美。尤其每年千亩海棠花盛开之时,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农家生活,品尝乡村美食,感受特色文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汪玉珍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目标,是将贾龙民族村打造成一个风景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和谐的民族特色乡村,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记者了解到,贾龙民族村为此正在谋划一个占地约5000亩的海棠小镇项目,打造一处集旅游、康养、农村交易、苗木产业研发、休闲民宿等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圣地。

  宽阔的吕昭环家庭农场大院内,高耸的谷物烘干房下,一台台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整齐摆放。辛苦忙碌了半天,五六位工人正匆匆吃着午饭,皮肤黝黑的农场主吕昭环则在卧室打盹小憩。“我流转了1090亩土地,每年小麦、水稻两季,平均一年净收入约20万元。”吕昭环笑着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在贾龙民族村就有6个,带动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中午时分,记者刚走进爱星养老服务中心,喷香的饭菜味就扑鼻而来。“小炒、黄瓜烧肉、卤猪耳、青菜烧肉、鸡蛋汤,四菜一汤,我们很满意。”一位老人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据中心负责人介绍,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依托“万企进万村”项目,投入15万元的消防设施改造刚刚完成,这让老人们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子上,贾龙民族村也在积极摸索。依托3900平方米民族文化广场,精心打造集政策宣讲、休闲娱乐、文化竞技于一体的村民文宣广场。在文化队伍建设上,充分发掘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民族舞蹈队和小乐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每年邀请送戏下乡,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用生态绿色绘制秀美蓝图,坚持生态宜居、农林协调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挖掘文化内涵、汇聚正能量。行走在乡村振兴坚实道路上,贾龙民族村正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一个兴业乐园、致富田园和乡愁故园,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媒体记者 包增光)

来源: 滁州日报   编辑:李娜
相关新闻
 
新闻看点
名镇名企
县区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