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双微|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   2025-06-20 10:49:5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严静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如何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直是基层工作的关键课题。全国文明村三界村以创新思维破题,通过“文明币”积分制度、理论宣讲平台与文化浸润活动,以及“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的精准发力,成功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奏响了一曲乡村发展的和谐乐章。

  “文明币”流通,激活治理“一池春水”

  村民张兆刚攥着积分卡走进“惠民超市”,指尖划过货架上的米油盐醋。“这桶油,是上个月清理村道挣的‘文明币’换的!”他爽朗的笑声引得邻里纷纷侧目。虽然这张卡片薄薄的,但在三界村村民眼中,它承载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价值”。

  “参加一次活动盖一个印,集满6个印换10分。”村文明实践专管员李玉手中的印章,是村民眼里点石成金的“魔法棒”。从环境整治挥汗如雨,到助老服务温情脉脉,村民的每一次奉献,都被这枚小小的印记精准量化。

  这张升级版积分卡,彻底改变了志愿服务“凭热情、靠自觉”的旧模式。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村民的日常善行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紧密相连。李玉坦言:“以前手工登记繁琐,群众积极性也受影响。现在卡上盖章一目了然,大家参与的热情明显高涨!”

  明光市三界村开展积分兑换活动

  积分并非终点,而是循环的起点。三界村创新性地将积分价值引入乡村商业生态,联合镇区5家商户打造“爱心商圈”。村民手中的积分卡,在指定商店就是真金白银的“代金券”。自2024年8月商圈启动,短短数月,已有170余人次手持“文明币”兑换商品,累计金额超2000元。新鲜100超市的老板乐呵呵地说:“村民拿着积分卡来换东西,我们生意好了,也更愿意支持村里活动,这叫‘爱心换真心’!”志愿有回报,商家得客流,治理添活力——一个“付出-积累-兑换-激励”的闭环就此形成,文明实践从过去的“单向输出”,华丽转身为充满生机的“双向奔赴”。

  “乡音讲台”与“文化磁场”,浸润民心深处

  文明价值的塑造,不仅在于物质激励,更在于精神滋养。三界村深谙此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宣讲与文化浸润平台。

  退休村书记谢长喜的“老谢说事”,成了村里最接地气的“思想充电站”。没有高深的理论堆砌,只有带着泥土芬芳的乡音土语。他用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大白话,把党的惠民政策、创新理论掰开揉碎,讲进百姓心坎里。村民李正全感慨:“谢书记讲的,句句在理,我们信服!”理论宣讲在此褪去“高大上”的外衣,变得可亲、可感、可用。

  明光市三界村退休村书记开展“老谢说事”活动

  文化则是凝聚人心的另一块磁石。三界村巧借传统节日舞台,让文艺汇演、非遗展示轮番登场。“送戏进万村”活动场场爆满,台上锣鼓喧天,台下欢声笑语。村民们在熟悉的旋律与技艺中,找回了文化认同,增强了身为三界人的自豪感。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新风管家”出手,文明新俗落地生根

  文明乡风如何铸造,移风易俗是关键。三界村精准发力,成立“文明新风管家”志愿服务队,直指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

  服务队主动上门,耐心劝导,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更关键的是,村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替代方案——西岗头群众文化馆和龙婷阁新风示范酒店,成为践行新风尚的主阵地。2023年以来,这两处场所已成功承接村民红白事52场。细算下来,仅酒席费用就为村民节省了10多万元。负担减了,攀比少了,文明节俭的新风悄然兴起。

  从“文明币”积分的精准激励,到“乡音讲台”与“文化磁场”的精神滋养,再到“新风管家”推动移风易俗,明光市三界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明光市三界村将继续深耕文明实践的沃土,让文明之花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得更加绚烂。(李丽 魏陈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