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新闻中心

池州市:“河长制+”绘出“幸福河湖”

时间: 2021-08-19 10:10

  经过多年整治,流经池州市东至县城的尧渡河成为环境优美、水清岸绿的“幸福河”

  日前,水利部表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省池州市河长办荣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池州市东至县官港镇党委书记、乡级总河长黄光明荣获“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

  近年来,池州市创新“河长制+”机制,综合施策、水岸共治,不断提高河湖治理和保护水平,以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改善和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水联治” 打造“水清岸绿”

  作为池州市石台县的一名镇级河长,章志成每个月至少巡河一次。 “我们丁香镇的库山河、林茶河是黄湓河的源头,而黄湓河直接流入长江,所以巡河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 ”他掏出手机登录“河长通”App,定位、拍照、上传文字和图片……一连串操作,全程记录了河道巡查信息。

  “池州市推进各级河湖长规范使用‘河长通’App开展巡河工作,定期通报巡河任务完成情况,并将‘河长通’App使用情况纳入河湖长制政府目标任务考核。 ”池州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刘升告诉记者。

  近年来,池州市落实、落细“四级”河(湖)长工作职责,各级河(湖)长严格落实巡河、巡湖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巡河、巡湖工作,充分发挥河(湖)长牵头优势和河长办组织、协调、分办、督办作用,推动区域间、部门间协调联动。

  今年2月底,池州市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管控等“五水联治”任务,打好“清江清河清湖”攻坚战。

  “我们实施水质监测溯源监管行动,强化以水质为导向的倒逼机制,逐月落实39个市级河 (湖)长制水质考核断面监测,加强河湖水质监控,及时通报水质不达标河湖,以溯源监管压实河湖长管水治水责任。 ”刘升说,该市还组建70人的市级督导专家库,对境内7条主要河流和19个重点湖泊,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

  “今年4月上旬,我们对重点河湖的管理保护情况及39个乡镇、116个村的河长湖长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暗访督查,共排查整改问题106个。”刘升告诉记者,由17个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对重点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每两个月开展1次暗访督查。今年以来,已组织四轮联动排查,交办“四乱”问题20个;联合池州市生态检察官现场督办3个严重问题整改。同时组织农业、市场监管等相关单位,开展三轮禁捕退捕暗访督查,排查整治问题9个。

  近日,我省第一批省级示范河湖名单公布,其中池州市贵池区白洋河梅街段、东至县尧渡河城区段、石台县秋浦河城区段和青阳县九华河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河湖。

  共识共为 守护生态底色

  “河道里的垃圾缠在了树枝上,要想拽下来特别不容易,没有合适的工具很难完成。 ”近日,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兰溪村河道巡护员陈花红,带着钳子和蛇皮袋,来到村里的河道进行巡查。 2018年,她自告奋勇,担任村里的河道巡护员,成为一名河道巡查志愿者。 3年来,她坚持不懈地进行河道巡查,组织并参加各类公益及河道巡护活动120余场次。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让更多的人参与环境保护,河道巡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陈花红组织“清溪姐姐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党员、志愿者到牛桥水库上游、古徽道沿线等地开展活动。仅2019年就组织活动20余次,参与村民1000人次。

  近年来,池州市在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的同时,创新推出“河长制+检察”“河长制+警长”“河长制+志愿服务”等机制,带动全社会形成“同饮长江水、共护母亲河”的强烈共识。其中,在“河长制+志愿服务”的推动下,涌现出“清溪姐姐”“河小青”等群团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助力河湖长制。今年以来,志愿服务组织共开展1100人次的服务活动,聘任55位“民间河长”“企业河长”。

  此外,“河长制+检察”,通过成立河长制生态检察官工作室,建立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督促责任主体依法履行河湖管护职责。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现场督办4次,发出涉水诉前检察建议13件,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2件。 “河长制+警长”,依托基层公安队伍,全流域设立57名河湖警长,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

  今年以来,各级警长参与联合执法行动39次,出动执法人员170余人次,查获长江非法捕捞案件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4人,依法扣押非法捕捞船只23只。

  绿色转型 助力乡村振兴

  “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我们创新手段、通盘谋划、高位推进,努力让每条河流都成为一道风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不久前,荣获“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的池州市东至县官港镇党委书记、乡级总河长黄光明告诉记者。

  官港镇推行“河长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白色垃圾清除,努力提升镇容村貌。同时结合公益性岗位,聘请村民担任河湖保洁员、护河员。目前该镇聘请保洁员55人,设垃圾桶1548个,夯实了基层管护基础;常态化组织环保志愿者沿河道捡拾白色垃圾,实现了河流清澈,青山更绿。

  “我们还把河湖治理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相融合,打造山货小镇,推进镇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据黄光明介绍,该镇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加大瓜果蔬菜、灵芝、木耳、瓜蒌、中药材等绿色新型作物的种植比重,做好山货品牌。

  生态保护倒逼出官港镇的绿色生态产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支撑起了当地经济发展。官港镇的绿色转型,是池州市以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底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目前,池州市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33.6%,森林覆盖率超 60%,1—6月地表水水质指数为3.0210,居全省第一。

  今年春天,安徽唯蜜食品有限公司一批货值19.5万元的蜂蜜顺利发往日本,池州地产蜂蜜实现首次出口。

  “近年来,池州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们依托天然生态资源,生产出符合日本方面严格要求的产品。 ”该公司总经理王辉说。

  “我们发挥以杏花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升金湖和牯牛降为重点的自然生态品牌效应,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涵养长江文脉的特色文旅廊道;发挥绿色、有机、富硒优势,做大特色产业,抢占高端市场,打响‘中国鳜鱼之乡’‘九华黄精’等地理标志品牌,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池州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鲁绪文告诉记者。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徐建 阮孟玥 编辑:王依阳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