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人文池州 > 文化

我们这栋楼

时间: 2020-07-29 15:26

  单位距离县城远,我很久没有回东至的家了,今天回县城办事,顺道回家看看,看看我住了18年的这栋楼。

  这栋楼座北朝南,共2单元24户,于2001年建成。原先是实验小学和县教体局合建,用于解决教育系统职工居住问题的集资建房,我是从一名当老师的亲戚手中购得的。我家住一楼,一楼共四户,自西向东依次是张凯家、我家、陈校长家、汪东风家,初入住时我们四户共同在门口用钢筋围成了一个院落。

  这次回去,路过隔壁的张凯家,早已是人去房空,院里丢弃的物品,东倒西歪。我草草吃完晚饭,在门口溜达,期待碰到熟人,一会儿汪东风从家里出来。他说,这几天楼上的基本上都搬走了,只剩下不多的5、6户了,月底他也要搬走。正说着话,陈校长夫妻抬着装物的编织袋从外面回来,他说定下来25号搬家。我在楼前反复来回踱步,楼上三三两两微弱的灯光,透过树叶,映射到水泥地上的疏影,显得有些单调。忽然间,我有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独,一种别样滋味袭上心头。

  从2002年底入住,如今已经18年了。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甚了解到无话不谈,亲密无间,这栋楼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笑和喜乐,可以说,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最宝贵的岁月是在这栋楼度过的。隔壁张凯的父亲母亲都八十多了,因为年长我们便习惯喊张爹爹、张奶奶,这老两口特别勤快,每天天一亮便从菜市场买回一推车菜,平常还在家门口开荒种了一些蔬菜,他的两个儿子媳妇乐得清闲,每天准时回家吃饭,日子过得其乐融融。每逢节假日,安庆的,合肥的亲戚都赶来,尽管拥挤,但欢声笑语,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的欢乐,羡慕了整栋楼。张爹爹风趣幽默,偶尔还和张奶奶斗斗嘴,给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味道,几分情趣。张奶奶生性热情开朗,每年正月都要为我们几个邻居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平常还送给我们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她家门口栽了一棵橘子树,一棵大枣树,每逢成熟季节,她就站在树下挨个喊,看我们吃的有味,她就笑的十分开心。张奶奶爱种花草,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各式各样的花草,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缤纷满院。每次回家总免不了多看一眼,捎带夸奖几句。有年冬天,我在乡下上班,院子洗衣池的水管爆了,她托人打电话过来,我忙不迭地赶回。周末回家,张奶奶总是大声问候,“小李,回来了,有快递在我家”“上次有两个小伙子从你家院墙往里爬被我撵跑了”。毫不夸张地说,张奶奶是我们这栋楼的保护神。东边六楼的老冯,退役后在东至从事电工生意,平常爱开玩笑,待人谦和热情。谁家的灯不亮了,电火桶坏了,水管爆了,只要找他,再忙都抽时间修,有时我们问他多少钱,他总是摆摆手“不要钱,都是邻居,乡里乡亲的,要钱就见外了”。也许是兴趣相投,每次回家,我都要找汪东风聊一阵子,和他聊天总能有一些启发,一些收获。他是学计算机的,我电脑方面的问题也总是请教他。

  晚上快9点了,二楼独住的陈老师敲响了我的门,她说她租的房子要到8月下旬才能交付,问我什么时候搬,看她怯怯的样子我很是心痛。没有不散的宴席,因为撤迁,住了十几年的邻居一下子分开了,确实有些不舍。相处久了,不管你的性格是内敛的、憨厚的、豪爽的,亦或是火辣的,我都适应了、习惯了。虽说还住在同一县城,但随着岁月的流失,年龄的增长,生活圈子不同,以后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我是个念旧的人,我会时常想念你们,想念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侃大山的日子;想念楼上楼下大呼小叫,无所顾忌的你们;想念张奶奶亲手做的早点肉馅包子;想念楼前的大樟树,还有我入住时栽的那棵桂花树。哦,还有几个月,桂花就要开了,如果那时楼还没有拆,那必将又是芳香扑鼻,馥郁满楼啰。

  也许年底,也许明年,这里将变成一片废墟,我们住的这栋楼将不复存在了,但是我还是会常常记起这栋楼,这栋让我牵挂,追念的楼!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李晓芳 编辑: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