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园区 > 集中区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让绿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让绿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时间: 2022-04-19 08:45

  4月的江南,莺飞草长,山花烂漫。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以下简称“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春潮涌动。

  国内商业航天头部企业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液体火箭产业园已经完成新厂房生产线设计改造;致力于打造大型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中建材飞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即将在北京、池州两地揭牌;利丰泰消费类光电产品生产基地、镭腾年产1.5亿套圆柱锂电池盖帽、钢壳及相关锂电池配件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春天里“拔节”……

  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挤压车间,各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记者 邓柱摄

  近年来,集中区坚持以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力推动绿色高质量赶超型跨越式发展,朝着宜居宜业产业新城阔步前行。

  跳出集中区看集中区,聚焦高质量跑出“加速度”

  连续三年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贸易企业经营性总收入增长超50%,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长超40%。2021年全区销售收入再翻一番(连续4年翻番)、达206.34亿元,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等8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中,集中区2018年排名107位、2019年54位、2020年48位、2021年42位。

  集中区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

  在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晖的办公室,有两张地图:一张长三角地图、一张池州市地图,地图上的集中区很小,各种红蓝色的线画了不少。

  “集中区的发展,与池州的战略布局始终紧紧相连。”赵晖说,“地方小但使命大,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跳出集中区看集中区。”

  担负“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支撑极、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建设使命,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领头雁,集中区担子不轻。

  “首先要找准方向,然后把产业链做精做强。”赵晖介绍,集中区坚持绿色承接、高端承接、精准承接,主要瞄准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前沿领域进行布局,积极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同发展。

  既有宏观战略,也有微观战术,集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清晰,施工图具体——调结构是个细致活。

  在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间精品录播教室正在展示智慧课堂与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通过音频采集与传输、图像跟踪与定位、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等产品,提供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和介绍。如今,文香集团已经正式将总部从北京迁址集中区,计划在未来几年,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在集中区打造一个集中度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圈。

  搬进集中区3年,虽然在这里还是“新兵”,但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智慧教育装备领域已深耕多年。“在电子信息产业链图上,我们一直缺这一环,他们落户后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发展。”集中区产业发展部负责人说。“其实,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吸引我们的重要方面,这让公司的发展更有底气。”周吉和说。

  跳出集中区,面向长三角,目标明确,集中区的发展不断向前。文香的智慧教育装备、昀冢科技的片式陶瓷电容器、星河动力的火箭装备、安安的汽车轻量化材料等产品在行业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集中区已集聚新材料企业87家,投产75家,另有12个、占地995亩的项目在建,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可达200亿元;已集聚装备制造企业28家,投产18家,在建10家,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已集聚电子信息企业31家,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蚂蚁云创、米游等数字业态发展迅速,有望实现实体化运营。

  一季度,集中区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年度计划的30.8%、超时序进度5.8个百分点,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实现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5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8%、超时序进度18.8个百分点。

  一季度,集中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18%、36%;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总数达92户)、净增规上服务业10户(总数达19户)。

  厚植绿色发展根基,设下高门槛引来“高精尖”

  走进集中区,宜人的环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集中区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兼顾包括环境、能耗等在内的综合效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天蓝、地绿、水净、城美。”赵晖说。

  设定高门槛,才能发展高精尖。

  对标高质量发展和能耗“双控”要求,集中区不断抬高项目准入门槛,主攻产业链关联企业、行业头部企业,严格项目联合预审和项目评分制,低于75分(满分100分)原则上不予以落户,注重把控项目的规模性、根植性、成长性,科技创新力、行业影响力、财税贡献力,不仅提升了预审效率,也有力提高了招商项目质量。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集中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今,集中区万元GDP耗能仅0.64吨标准煤。

  “亩均论英雄”改革,是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一项实打实的改革措施,也是全面对标沪苏浙的一大关键部署。近年来,集中区大力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和“标准地”改革,支持“零地技改”、兼容用途、增容提效,倒逼落后和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退出、低效企业转型。去年以来,已清理清退20户、腾出厂房13.85万平方米,4户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今年将对所有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供地。

  如果不统计刚入规及在建企业,2021年集中区72家规模工业企业亩均营业收入已超400万元,亩均税收已超15万元。相比两年前翻了近一番。

  “公司去年获得用地贡献、财政贡献等奖励达400余万元,我们将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安徽普洛兰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远峰告诉记者,该公司从事紫外光内衬软管等研发和产销,得益于技术突破、市场开拓等,2019年落户以来,产值连创新高,2021年产值突破2亿元。

  目前,集中区各企业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校或企业合作,开展自主研发、联合攻关,重点在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企业科技研发水平。“宝裕金属与福州大学联合组建了压延研发中心,洪若瑜教授(福州大学研究员、博导、闽江学者)团队正在开展专利项目研发;乔昆博士氮化镓研究院正在筹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林展教授项目已批次量产。同时,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题,联合铝基协会、合肥工业大学共建轻合金新材料研究院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赵晖说。

  此外,目前省级科技服务集聚区已获批,正按省级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方案加强运营与管理。围绕省级轻合金新材料产业战新基地申报条件补短板,同时,以市发改委牵头成立以集中区、贵池区、青阳县为主的轻合金新材料战新基地领导小组,共同推动基地建设。

  政策上门服务贴心,打造优环境激活高效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

  要想让高精尖企业对一个地方情有独钟,必须具备宜居有魅力、宜业有活力的环境。集中区深谙此道,多年来瞄准的正是这个目标。

  “去年8月的那一场意外火灾,几乎把我们企业推向了绝境,导致企业生产设备等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安徽昀水表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俊英激动地说,要不是集中区管委会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我们不可能短短5个月后就恢复生产。2018年9月落户集中区的安徽昀水表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信息科技公司,产品主要为华为、苹果、OP⁃PO等消费电子类产品配套。公司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2020年7月部分产线投产。全部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税收2000万元以上。

  “事故发生后,集中区管委会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作为,给予了企业专门的扶持政策,同时,比照园区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若干政策,给予该公司毁损厂房重新装修及投产恢复期2年的房租补贴。”集中区招商二局局长陈四清告诉记者。

  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今年来,省、市、区三级领导共接访企业139家,摸排各类营商环境问题194个,建立工作台账,梳理企业需求,从资金、用工、土地等多方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截至3月底,已办结194个,办结率100%。实现企业合理诉求问题100%圆满回复和企业100%满意。

  在集中区,不仅有贴心的服务,还有惊人的效率。

  依托池州市财政收支数据动态监管系统搭建全市第一个“智慧江南·涉企奖补网络服务平台”,一季度共兑现涉企奖补241笔、奖补资金1.32亿元。

  “‘惠企直通车’打通了园区涉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起政企快联通道。”集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东亮介绍,在涉企服务方面,该区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坚持线上+线下“双重模式”服务,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办事。一季度,通过受理窗口收集各类营商环境问题8个、办结8个,办结率100%,同时加强回访跟踪,企业满意度达100%。

  按照“产业新城(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示范新区(有生态、创新、制度等优势的示范引领型新区)、区域客厅(省域重要对外开放枢纽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第一印象区域)”规划目标,近年来,集中区聚焦产城融合发展方向,主动对接、积极推进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融入东部新区,加快产城一体发展,推进产业新城建设。

  经过十年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水利设施逐步完善,起步区20平方公里建设范围已实现“九通一平”。已开通市区至东部三区的19路公交、22路公交(夜间),实现公交常态化运行。特别是近年来,集中区高度重视居住环境改善,新装修人才公寓109套、解决人才子女就学100余人,建成使用足球场、电影院等公共服务项目。

  城市品质提升,事关群众福祉、事关发展后劲。集中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大大增强了集中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集中区在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宜居宜业园区的新征程上乘风逐梦,踏浪前行。

  “尽管集中区这几年发展势头较好,但龙头企业还不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赵晖坦言,“下一步,将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育攻坚工程,力争培育10亿元产值企业3个以上,两年实现本土上市企业1-2家。聚焦主导产业引项目、聚人才、建平台,确保全年新引进新兴产业项目55个、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产值60亿元,到2023年再新增60亿元,与2020年相比,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三年翻两番目标。”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左平 邓柱 编辑:褚云梅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