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阜阳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一则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引发广大爱心人士关注,滞销农产品被销售一空。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淮河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我市出台多项政策举措,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如,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供应基地、物流公司、电商企业等共同参与;广泛动员机关、医院、学校和农批、商超等单位(企业)采购滞销农产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作用,让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9月,市直工委向市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倡议,大力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是脱贫攻坚中强劲的“引擎”。它架起了农产品进城的桥梁,在共赢中打开了脱贫新大门。

  在贫困地区,仅凭当地群众以户为单位单打独斗,打开各类农产品的销路,显然难有建树。此时,需要政府部门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打通制约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让贫困地区的产品真正流通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消费扶贫成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卖出去,辛勤劳动有了回报,贫困地区群众自然有了内生动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政府人员的“直播带货”,还是社会各界的“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其前提都应该是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货真价实。由于部分贫困地区农业种植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低,农产品标准难以统一,加上深加工能力缺乏,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好在,大多贫困地区农产品都是自然生长、绿色健康,有可保证的品质。消费扶贫让更多人认识、品尝到了天然农产品,打通了沟通渠道。 笔者认为,下一步,消费扶贫必须要找到买卖双方利益的连接点,摆脱“包产包销”的模式,恢复“你卖我买”的市场经济原则。唯有买卖双方能够实现互利共赢,消费扶贫才能可持续发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将消费潜力变成脱贫动力,在共赢中打开脱贫新大门。

  

相关新闻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