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大湾村的四年蝶变

2020
08:39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毛书兵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焐热了全村人的心。可以看到,如今的大湾村,不仅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01.jpg


  故事讲述人 余静大湾村第一书记

  绕过池塘,沿着乡间小路来到半山腰的两间瓦房前,平地上摆放着十几张小板凳。我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这里就是当年总书记与村民交谈的地方。

  如今,当年被认定为贫困户的户主陈泽申已全家搬进了安置新村,住上了新的楼房,早已摆脱了“贫穷”的困扰。雨后的大湾村,远山如黛,云雾缭绕。近处,小桥流水人家,幢幢小楼错落有致,宛如一幅静谧美好的田园山水画。

  曾经的国家贫困村,经过全村人民四年奋发图强成就了现在的大湾村,不仅全民脱贫,而且正向国家级4A景区建设的目标努力,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带动了地方旅游产业,全村百姓大步奔向小康生活。

  精准扶贫焐热了全村人的心

  安徽金寨县地处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重点县。这片贫瘠的土地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而大湾村更是身处大别山深处,曾经因交通闭塞、村民观念陈旧落后,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大湾村曾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

  对于金寨县尤其是大湾村而言,2016年4月24日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考察,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那一天,我向总书记全面介绍了村里的情况,然后在我的陪同下,总书记到村民陈泽平家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等。总书记在陈泽申家的小院与村民促膝长谈。陈家兄弟曾是大湾村有名的贫困户。哥哥陈泽申,中年丧子,儿媳改嫁,老伴也因病去世,独自带着小孙子,靠低保和几亩薄田撑着一个家;弟弟陈泽平,前些年儿子因车祸离世,老伴右手残疾,家中生活艰难。现如今,老哥俩都已光荣脱贫,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安置房里,每户都分到了将近60平方的新房子。“我们现在真正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总书记带来的好政策,我们享受了党的好政策。”老哥俩这样说道。

  今年71岁的陈泽申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的茶厂接待前来体验炒茶的游客了。三年前,陈泽申家里3亩茶地转给了企业,自己也成了厂里的员工。“一个月2600元固定工资,炒茶季节工资另算。”陈泽申说,自己都没有想到有这等好事。

  2016年年底,大湾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建成,陈泽申和村里其他8户贫困户一起,告别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敞亮的新楼房。陈泽申掰着手指头说,搬迁时,贫困人口、老房退出等各种补助,共计18万元,除去12万元购房费用,陈泽申不仅一分没掏,还“净赚”了6万块。

  总书记提出,贫困户要真正地享受到当地好的政策,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三保障是住房安全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 现在金寨县提出“四保障”,最后一保就是用电用水有保障。我们现在用电用水基本上很正常的,所以基本上我们金山县今年是全部摘帽。现在,在住房、交通这方面,家家户户通的都是水泥路,从前下雨出去,两脚沾满泥巴,现在是下雨出门不沾泥。

  这几年时间里,大湾村的扶贫工作紧扣“精准”二字,下足了功夫。

  易地搬迁、光伏入股、教育资助、医疗保障、政府兜底等帮扶措施,贫困户户均扶持措施7个以上。全村开发公益性岗位92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岗”,户均年增收6000元。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焐热了全村人的心。可以看到,如今的大湾村,不仅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4A景区是下一个重要目标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大湾村十里漂流售票广场,总有一辆辆大巴满载着乘客鱼贯而下,他们都是远道而来体验漂流、享受刺激的年轻人。这条被当地村民叫做白水河,也被称为桥边河的河流贯穿整个村。村委研究后决定大湾村以旅游业为导向引进十里漂流项目,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跟企业合作开发漂流项目。得到领导的支持后,大湾村率先启动。两年前,大湾村引入社会资本,建造了大湾村漂流的基础设施。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湾村漂流正式开漂。优良的自然环境、180米的水流落差,让大湾村很快在漂流界打出了名气。

02.png

  倍感欣慰 余静非常欣慰地看到,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大湾村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大湾村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摄影/刘园园

  “漂流节漂流开始启动以来的两三个月里,整个反响还是很好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之前我自己也很害怕,但是我说自己村里面的漂流自己害怕不行,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自己试了一次,确实很刺激。”

  在和漂流项目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负责人说,人才振兴观念一定要更新,农村出去打工的人,从事的很多都是体力劳动,现在有企业入驻,这些村民很快都会回来,因为他在外地挣的多,他花的也多。但是回到本地以后,在家门口安心挣钱,没有房租等多余开支,还能把家里面老的少的都能照顾到。通过这次疫情发现,有很多人失业,很多的工厂也倒闭了,实际在外面务工的这一群人现在都很着急,特别想回来看有什么自己可以做的,可以有收入。我非常同意负责人的观点。

  非常欣慰地看到,近年来,大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底蕴和乡村文化等优势,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大湾村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大湾村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与此同时,大湾村还引进企业开发“大湾民宿”,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万多元。大湾村漂流项目运营成熟后,预计每年还可以带来百万元的集体收入。络绎不绝的客人促使村里相继开了30余家农家乐。要知道,近些年村里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发现,在家门口也一样能挣到钱。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从去年开始,大湾村就开始研究脱贫攻坚之后如何稳定脱贫成效,防止返贫,无缝对接乡村振兴。稳定脱贫成效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来进行。乡村振兴第一就是产业兴旺,对于大湾村而言,做好旅游设施的配套服务,将大湾村成功创建为4A景区是下一个重要目标。

  现在,大湾村里的特色种植、养殖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热火朝天,电商扶贫成效初显。从“输血”到“造血”,大湾村“造血”功能日益强劲。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8.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36元。现在,大湾村村民真正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家的收入高了,日子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增强。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感到十分幸福!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11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