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2-09-20 10:0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前瓦村,经过高标准农田整治,村里的“小田”变“大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 记者 王珂 范孝东 摄

  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高粱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脱粒。(资料图片)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所在。面对小农户分散经营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的限制,我省一些地方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积极拓宽农民收入来源,蹚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的振兴之路。

  村民外出打工,田地抛荒怎么办

  ——土地“大托管”,促进“双增收”

  秋收在望。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前瓦村村民王亮却没有像往年那样留在村里,准备秋收。“我家的20亩土地,全部托管出去了。从种到收,根本不用我操心,每亩地每年有650元的保底收入。”王亮高兴地说。

  王亮所说的“托管”,已成为前瓦村村民全新的“种地”模式:村民以每亩每年650元的价格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

  为何要把村民的土地交给别人去种?“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每年村里都有不少土地抛荒。把土地整合起来,委托给种粮大户经营,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前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军道出其中玄机。

  前瓦村地处偏僻,资源贫乏,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如何实现强村富民,一直是摆在前瓦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发展,前瓦村此前试图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乡村产业,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但寻找了一圈,没人愿意来村里投资。

  “别人不愿意来,我们自己先干起来。”2017年,杨公镇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在前瓦村试点“小田变大田”整村推进工作。这让王军看到了机会,他和村“两委”成员上门入户向村民宣讲政策,引导他们进行土地流转。

  可一些村民并不愿流转土地,王亮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王亮不仅种着自家的20亩土地,亲戚朋友外出打工,也把土地无偿交给他经营。要是村里搞土地流转,王亮就种不上“免费”的土地了。

  “抛去种子化肥、人工等各种成本,一亩地一年净收益600元左右,现在土地流转费就有650元。你会瓦匠活,农忙时节不耽误你在外打工,又是一笔收入。土地流转出去,不仅不吃亏,还稳赚不赔。”王军找上王亮,一笔账算下来,当时就说通了王亮。

  “种粮大户要是经营不善,人跑了,我们找谁要流转费?”仍有村民心存疑虑。对此,前瓦村决定以集体经济合作社名义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每年提前支付土地流转费,再由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有了村集体“作保”,村民吃下了“定心丸”。截至2021年底,前瓦村454户村民的 3600亩土地实现了托管经营。

  “小田”变“大田”,农业生产“大托管”。前瓦村以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零星土地,统一规划整理成了大块耕地,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也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正如当时王书记跟我算的一样,我家的土地不仅实现了‘旱涝保收’,而且打工的时间多了,一年收入增加1万多元呢。”王亮说。

  而在集体经济收入方面,前瓦村每年向经营主体收取每亩50元的管理费,田地平整后,增加了3%左右的可用耕地,这部分的租金也归村集体,两项加起来增收了20多万元。

  投资农业生产,周期长收效慢怎么办

  ——升级“新打法”,促农增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只见大片高粱红遍田间地头,穗粒饱满。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繁忙的丰收场面,成为秋日乡村最美的景象。

  与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前瓦村一样,红桥村也是依托土地做文章,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逆袭”。

  2018年,红桥村以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为契机,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集体接管全村的土地经营问题。“我们制定了‘土地保底收入+绩效分红’的分红方案,即村民可获得每亩每年400元的保障性收入,土地合作经营净利润的50%按照土地入股面积分红,剩下50%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合作社适时按农民和集体7∶3比例分红。”红桥村党支部书记孟凡余说。

  就这样,红桥村全村5700亩土地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统一经营。不过,农业生产经营周期长、收效慢,受自然和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全村的土地整合起来后,规模效应上去了,同时也意味着经营会面临更大的风险。种什么、怎么种才能规避风险、扩大效益,考验着合作社的经营能力。

  “我们有规模经营的优势,可以与一些大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这样就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孟凡余说。经过一番调研,红桥村确定了订单农业的发展路径,并且聘请了懂行的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开拓市场、联系订单。

  随后,3000亩徐豆、1000亩航天大豆、300亩航天芝麻及富硒茄子、油菜、高粱等农业生产订单先后落地红桥村。而与订单一同进村的,是荃银高科、北大荒、现代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他们看中了红桥村高标准农田的优势,纷纷在村里建起育种、生产基地。

  订单模式,稳定了购销关系,第一年就让红桥村实现了大丰收。仅2019年午季,红桥村农业种植效益就达19.4万元,占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6.3%。而当年红桥村累计发放土地股份分红113.73万元,入股村民人均分红达533元。

  “过去一年到头在田里忙,也没觉得挣多少钱。现在土地交给村里经营,啥也不用操心,一年就有一两万元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在村民顾正球看来,红桥村把全村土地进行统一经营,发展订单农业,走对了路子。

  改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就能在土地里“种”出大效益。尝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甜头,红桥村不满足于种“自家”的地,还大胆“走出去”种起了“别人家”的地。如今,红桥村不仅将周边一些村子的土地流转过来经营,还在合肥市经开区、黑龙江省依兰县搞起了土地流转。

  土地文章越做越大,红桥村的家底越来越厚。去年,红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0万元,成为长丰县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脱贫之后,持续增收怎么办

  ——产业促就业,致富有门路

  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是重要方式。在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子实现了脱贫,还为很多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的门路。

  9月5日,记者走进郭府村,在村里食品厂的车间内,村民郭耀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只见他把一片片刚刚加工出来的豆皮码放整齐,然后分拣装包。“每月工资5000多元,不耽误种地,还能照顾家庭,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郭耀告诉记者,他之前一直在外打工,2020年,村里建起了食品厂,当年他就来到厂里上班。两年多过去,郭耀已经成长为车间领班。

  “有了产业,村子发展才有动力,村民就业才有去处。”在郭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飞看来,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始终离不开产业支撑。2014年,在外地创业多年的郭飞返回家乡进入村“两委”工作后,就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郭府村强村富民的突破口。

  2016年,村里利用扶贫资金建设了5个设施大棚,引进懂技术、懂经营的能人回乡经营,带动不少村民就业。如今,郭府村设施蔬菜面积已扩大到580多亩,大棚30多个,蔬菜种植已经成为郭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此后的食品厂投产,为郭府村发展带来了更强的动力。郭府村村民吕二庆一直在外经营食品加工,最近几年一直想回乡投资。得知吕二庆的想法后,郭飞主动提出,村里正好有块闲置的建设用地,可以用来建设厂房。经过一番洽谈,最终敲定了合作方案。郭府村建好标准化厂房,修通水电路,将厂房租用给企业发展食品加工。

  食品厂建成后,日产近8吨豆制品,去年实现销售额240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问题,还为村民创造了多个就业岗位。如今,食品加工厂二期项目已经投产,在厂里上班的村民有60多名。

  除了蔬菜大棚和食品加工厂,郭府村的扫帚产业,也为该村村民就业提供了去处。

  记者采访了解到,郭府村有扎扫帚的传统,全村零散分布着十几家扫帚制作加工厂。此前,为了争生意,各家相互无序竞争,抬高了原材料价格,却拉低了销售价格。为了促进村里扫帚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在村“两委”的组织下,郭府村里成立了扫帚产业协会,并建立扫帚产业协会党支部。在协会党支部的协调下,各家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了原材料价格,并通过消费扶贫、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价格和竞争力。

  “如今全村有16家扫帚厂,年产量100余万把,年产值超1000万元。”郭飞告诉记者,别看扎扫帚技术含量不高,但工序却不少,每家都需要不少工人,少则五六个,多则十来个,一共能解决村里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正是有了这些产业支撑,郭府村近年来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而村里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较为稳定的就业收入。“在村里,一年到头都有事做,谁还想去外面奔波呢。”郭耀告诉记者,这两年,回村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记者 范孝东 李明杰)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