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3-09-24 05:26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今年2月,怀远县一家公司因销售的牙刷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该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在帮助企业纠错的同时鼓励企业及时改正、做好信用修复工作,避免影响经营。

  一个多月前,该公司依法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怀远县市场监管局当即受理,决定停止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当事人相关行政处罚信息,让企业实现正常经营。

  一诺值千金,“信用”非小事。尤其对企业来说,一旦纳入失信名单等,在银行贷款,审查行政许可、资质、资格,委托承担政府采购项目,工程招投标时都会受到限制或禁止。

  “以往很多失信经营主体对信用修复不重视、对信用修复概念不了解,误认为违法行为终止后,信用记录即可自动修复。因此,我们提出了‘两书同送’信用修复制度,将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政策同时送达。”蚌埠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负责人杜立夫说,为确保政策准确送达,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信用修复申请书》《信用修复承诺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受到行政处罚的案情不同,在《信用修复告知书》上精准告知其受到行政处罚的类型、最短公示期、修复流程等内容,针对每户经营主体行政处罚种类,实行“一处罚一告知”工作机制。

  在推行“两书同送”的同时实施“闭环管理”,蚌埠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经营主体在最短公示期满后未提出信用修复的,主动提醒经营主体及时申请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实行靠前服务;在受理信用修复申请时,将原先受理、决定、修复三个程序缩减为受理、修复两个程序,最大限度确保每户经营主体都能享受到“两书同送”改革带来的“红利”。

  “两书同送”信用修复制度于2022年11月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探索实施,在前期取得良好反响的基础上,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又于今年1月在全市推广。

  杜立夫说:“以前,经营主体特别是一些中小微经营主体受到行政处罚后,直到银行贷款、资质评定受限制,才想起到市场监管部门咨询。‘两书同送’实施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实现新增行政处罚案件主动告知率100%、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知晓率100%。”截至目前,蚌埠市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513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29户,开展事前失信警示提醒1.2万户。

  当好经营主体的“管理员”,也要当好信用修复的“指导员”。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目前正在加快谋划迭代升级“两书同送”2.0版,实现“三书同达”。在实施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时,针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受到较重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在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告知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推动形成经营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信用监管新格局。

  记者 彭园园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发布于2023-11-29 05:47:01

忠诚的力量


发布于2023-11-29 05:33:15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