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入湖口。
合肥,辉煌过。从《史记》到《汉书》,合肥以商贸繁荣载入史册,更以跻身全国八大都会而天下闻名。
合肥,也失落过。一座县城,5平方公里的框架,将过去的辉煌限缩成回忆里的“曾经”。
如何重拾昔日荣光,再造一个新合肥?从沉寂到觉醒,一座城市需要一次涅槃。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所有这一切,都与一条河密切关联。
“取火者”在上游集聚
从高空俯瞰,江淮之间,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沉默不语,流淌千年。她叫南淝河,被合肥人称为“母亲河”。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这里的施水就是南淝河,肥水是东淝河。两河相交,合肥因此得名。
先秦时期,先民在江淮分水岭开凿运河,使得长江流域的南淝河与淮河流域的东淝河互相沟通,并汇合于今天的逍遥津。
没有南淝河,就没有合肥的曾经。南淝河孕育了合肥,也创造了合肥。
随着中国南北交通要道的拓展,南淝河慢慢丧失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合肥也随之失色许多,逐渐变得平凡。
彼时的合肥,正在等待一个新的时机。
时机尚未到来,南淝河却水灾频发。就在《水经注》成书的1400多年后,“夏水暴涨”再次发生。1954年春夏之交,暴雨袭城。正是这次水灾,催生了董铺水库——1956年开工,1958年竣工。至此,董铺水库成了南淝河的上游。董铺水库建成以来,承担起了合肥城区34.24%的防洪任务,成为市区防洪的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屏障。
蓄洪之外,还可为城市供水,董铺水库逐渐成了合肥人的“大水缸”。上游的改变,让南淝河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守护这座城市和她的市民。
静水流深,南淝河与合肥还在等待。
一个意外之喜不期而至。董铺水库建成蓄水后,形成了一个半岛。这个半岛由西北向东南斜向伸入水库,被称为“董铺岛”。
一面接地,三面环水,半岛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因为这一地理优势,董铺岛终于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这一年11月28日,中科院合肥分院在董铺岛成立,天南海北的科研人员带着新理念、新技术,从四面八方奔赴合肥,向着科技前沿进发。
20年后,“董铺岛”更名为“科学岛”。
今天,一座19.2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在董铺水库侧畔“拔节生长”。这里将集中布局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装置集聚度全国领先。
“取火者”在南淝河上游集聚,科技创新的火种正在悄然孕育。
水流之处,皆为沃土
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荣誉接踵而至,城市崭露头角。
科技创新的因子,随着南淝河水奔流而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城市血脉,深刻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与气质。
逆流而上的是过往,顺势而为的是当下。“科创因子的释放,让城市和人都有了顺势而为的可能。”合肥老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贺林说。
工大智谷,紧邻南淝河,锚定目标——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去年10月,依托合肥工业大学优势学科以及合肥市、包河区优质资源,工大智谷正式投入使用,剑指国内一流科创载体。
贺林的“老聃科技”同步成立,成为工大智谷首批“入孵”企业之一。
老聃,传统文化的代表;科技,现代文明的标志。传统、现代,文化、科技,充满了辩证法。贺林还是喜欢用那八个字来诠释自己的选择: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应运而生,顺势而为,这又何尝不是合肥的选择。大学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各类科研平台,一个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给予更珍贵。科技创新,最大的资源禀赋,合肥人倍加珍惜、倍加呵护,试图让每个追光者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称赞合肥是“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
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时代使命,合肥一往无前。
南淝河水所到之处,皆是科技创新的沃土。
一条河,一座城。对于合肥来说,南淝河,从来都不只是一条河流。
转弯的智慧
河流总是弯曲的。这也可以用来描述南淝河。就在与东淝河的历史交汇处,南淝河突然来了一个90度的“直角转弯”,一路奔腾南下。
一路蜿蜒,一路曲折,南淝河硬生生拉长了河道的长度,也极大地延伸了河流润泽的宽度。
当然,河流上游的奔腾狂野,并不必然成就下游的波澜壮阔,南淝河曾经也面临这样的忧伤。
世界第一台VCD,世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我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这些开创性成果均诞生于合肥,但却在外地催生一批生产企业。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脱节,让合肥一度饱尝“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辛酸。
跨越科创与产业的鸿沟,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如何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大市场?
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布局建设“科大硅谷”,组建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优化创新生态;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投小投早投科技”的种子基金……
改革,试水,探索。聚焦从上游到下游的难点和堵点,合肥开启“大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催化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
难点堵点一旦突破,科技创新犹如奔腾不息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变革注入澎湃动力。
孙宣楠,迅蚁科技全国运行总监。今年,他特意将家从外地搬到了合肥,“在合肥这片科创与产业融合的沃土,有我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迅蚁科技,致力于构建城市空中交通网络。来到合肥,它迈出了低空飞行的关键一步。
南淝河下游,安徽创新馆。从成果挖掘到供需对接,从概念验证到小试中试,从上市加速到产业化,全链条一站式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这里还集中展示了安徽打造的大国重器和重大创新平台、重大成果2300余件。
关于创新的一切,在南淝河下游顺利完成了闭环。
归巢、出巢,迈向辽阔
发源于江淮分水岭,穿城奔流、孜孜不息,在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走完了全程。她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达1700平方公里。
俞敏洪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与其他河流相比,南淝河奔向大海的难度实在太大,就像合肥这座城市一样。大海,对于内流河和内陆城市来说,那就是海角天涯般的存在。
是选择简单模式,止步于此,继续享受着“母亲河”的尊荣,还是挑战未来模式,找到一个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一个码头的建设与繁荣,就是南淝河给出的回答。
2008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工。两年后,合肥港综合码头开港,集装箱班轮首航。
从合肥港上船,由南淝河起锚,出巢湖、入长江,一路贯通,与世界连接。至此,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南淝河通江达海的步伐。
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码头前沿,起重机忙碌装卸;集装箱堆场内,运输叉车来回穿梭。南淝河上,千吨货轮熙熙攘攘,将更多“合肥造”由此送往全球。
司马迁、班固不会想到,他们笔下的“输会”“都会”——曾经是中国南北水路枢纽之一的合肥,有朝一日,居然扬帆起航、远涉重洋。
来往合肥的货轮上,承载的也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皮革、鲍、木”,而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产品。
南淝河上游的各种想象,终于变成真实。
合肥对话世界,世界关注合肥。南淝河,再一次完成了自我升华,也再一次创造了城市。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合肥拥湖入怀,百川归巢。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416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73.8亿元,从全国城市第31位上升至第20位,平均每年前进1位,从全国省会城市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35.44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河流并非因城而生,但城市却因河流而成。合肥城中央,千年南淝河吸收着城市更迭,投映着城市变迁。它静静流淌,缓缓穿过,云烟过眼,却不停不歇、包罗万象。
策划:崔学章 吴林红
统筹:许超众 李福凯
文字: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许超众 许露瑶 乐天茵子
摄影: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罗浩宇 刘晓明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