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4-11-10 23:40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史睿雯 程子恒 唐进民 李晓露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滁州的秋天,总是伴随着洋溢满城的菊花香。

  11月8日,记者一行走进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的滁菊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菊花错落有致地绽放,美不胜收,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绽放的菊花扮靓了乡村与城市,带动当地增收致富,也助力城市形象提升。

  除了四大名菊之首的滁菊,“天下第一亭”醉翁亭的所在地琅琊山也位于滁州境内,这更是为这座城市发展增强了“软实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和品质,既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吸附力”。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好文旅及其相关产业,在实现增收的同时,让优秀文化浸润市民群众,是许多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脉赓续 文旅融合

  环滁皆山也。千年前的琅琊山,欧阳修曾在此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醉翁亭记》。 

  一座琅琊山,半部滁州史。琅琊山地处江淮分水岭,核心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近年来,琅琊山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琅琊山告别门票经济,主动接受市场的检验、游客的挑选,走出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共进的发展新路。

  作为城市绿肺,滁州市从源头上对琅琊山加以保护。在建设初始,就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琅琊山的科学开发,对风景区及森林公园实行了保护培育规划,划分了史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四个保护性区域,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作为城市文脉,唐代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梅尧臣、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徵明、薛时雨等古代先贤都在琅琊山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由东晋命名以来,琅琊山的历史已千年有余。千年来,诗词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碑刻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医药文化并存,构成了独特出彩的琅琊山文化体系。 

  数据显示,2023年,琅琊山接待市民、游客突破300万人,实现直接收入4563.59万元。今年2月,琅琊山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上半年接待市民、游客158.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879.76万元,同比增长55.88%。

  “欧阳修和琅琊山,朱元璋和中都城,吴敬梓和全椒,王阳明在滁州,韦应物和滁州西涧,辛弃疾和奠枕楼……还有小岗村、凤阳花鼓、茉莉花,以及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和京京官道这‘两道’、清流河和滁河这‘两河’,都是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IP。”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侠说,滁州作为山水亭城,文化底蕴深厚,是发展文旅产业的先天优势,“我们要老老实实挖掘、梳理、呈现这些IP,做实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整理方面,各地文旅系统进一步收集与城市文脉相关的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文化遗址、文化遗产等,厘清滁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脉络,归纳建立历史事件、文化名人、文化遗产等城市文脉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突出内容呈现,将优秀文化与城市空间细腻结合,对内对外做好传播和传承,王连侠说,要用时尚而走心的传播方式,让IP背后的历史文化从方志典籍、专家文稿中走出来、活起来、酷起来,润物无声地融入大众生活。

  种植增收 产业振兴

  贡菊,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滁菊名列其首。

  在滁州南谯区,菊花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滁菊原产地保护范围为滁州市南谯区大柳、珠龙、施集、章广4个镇和全椒县马厂、石沛、西王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滁州志》载,“甘菊产于大柳佳”,大柳镇因其山区特殊小气候产出滁菊沛品质更优。

  在大柳镇的滁菊基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斌向记者介绍,滁菊在每年三月份育苗,八个月后才能结束,加上对气候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有一百多亩,每亩一年可产鲜花1200斤,干花200斤。

  随着滁菊产品的市场价值、效益稳步提升,赢得不少创业者的青睐。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刘铭璇回到家乡创业,积极参与南谯区滁菊产业园区建设,在滁菊核心产区大柳镇曲亭村流转土地260余亩,建起了滁菊加工厂。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自2020年以来,公司以“公司+农户”形式生产滁菊面积2200余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大柳镇的旅游资源,并结合滁菊产业特色,刘铭璇又在2021年开始建起了滁菊产学研教学和实践基地,其中包括600立方米的冷库、60平方米的组培室、6720平方米连栋大棚、滁菊气象监测站等等,以政府助企,企农合作,共同打造滁菊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去年,大柳镇曲亭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盛柳合作打造“共富工坊”,村集体通过建设大棚等方式,年增加收益15万元。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就业12人,季节性临时用工40人,参与种植、采收和加工,年增加村民人均收入5万元,年发放当地农民工资总额约60万元,年生产效益200余万元,真正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移风易俗 文化新体验

  “伟大精神放光芒,改革开放经济长,乡村振兴实在好啊,领导人民奔小康……”每天晚饭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的村委会广场都十分热闹。上百名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散步、聊天、听庐剧。

  唱庐剧的老人叫刘学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大鼓”传承人。当前,鸦窝村有留守老人近300人。由于儿女们不在身边,老人们时常会感到孤独。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鸦窝村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积极鼓励刘学文为大家唱新编庐剧。

  除了唱庐剧,鸦窝村还不断强化文化软硬件建设,先后建成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民大舞台、乡村记忆馆、移民大食堂、农民电影院。其中,移民大食堂对内便民服务群众,为移民新村留守老人、困难群众吃饭提供优惠服务;同时,明确收费标准,对外低成本服务村民,大力宣传勤俭节约,倡导节俭新风,对有意愿在移民大食堂举办婚丧嫁娶等宴席的,规定就餐人数、标准,村志愿者帮助策划和现场服务,推进移风易俗,接待承办村民举办各类宴席,群众反映良好。

  记者在食堂内看到,室内配备13平方米电子显示屏,可播放政策宣传片、爱教影片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庐剧、小品等,色彩鲜艳,画面丰富。村民平时看惯了家里的彩色电视小屏幕,观看大的电子屏播放,很有冲击感,给群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村党总支在这里适时宣传党的最新政策、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炎热雨季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为村民提供了舒适、温馨的文化体验。

  文明如雨,可播善行。移民大食堂建成使用后,村党总支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小伍说书”的阵地便搬迁于此,服务群众更便利、零距离。记者了解到,每周五晚,这里会开展一次“小伍说书”,讲述当地好人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保健知识、童话故事,寓教于乐,带动引导群众向美向善。

  一个菊花产业、一座琅琊山、一个移民大食堂,处处沉淀着滁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这些,正是城市“软实力”的生动呈现。

  城市的核心是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形象才更具体、更生动。下一步,滁州将继续立足特色,聚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全面深化文旅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记者 史睿雯 程子恒 唐进民 李晓露)

编辑: 武宇
推荐阅读
这里是安徽 | 新安江畔慢生活


发布于2024-11-29 17: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