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4-12-05 05:46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通讯员 李 岩 丁文康 记者 丰 静

  初冬时节,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风景如画。12月2日上午,在位于巢湖湖底42米深处的湖光路电缆隧道内,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胡燕和徐其友开展设备特巡工作,确保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城市供电更平稳。

  湖光路电缆隧道出入口位于巢湖大桥一侧,距离巢湖岸边最近距离不到200米。顺着狭窄的盘旋楼梯来到地下,再换乘电梯至负六层,就抵达了电缆隧道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气体检测仪表。“每次开展巡视前,我们首先会检查这些仪表上显示的数字,了解隧道内部氧气含量是否充足,有害气体是否超标。”胡燕介绍。

  确认安全无误后,两人进入隧道,眼前立刻出现犹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令人震撼。隧道整体接近正圆形,直径超3米,高压电缆整齐敷设于隧道左右两侧的金属构架上,一直延伸至数百米外。隧道上方,一台智能机器人沿着轨道缓缓移动,自动执行着红外测温等检测项目,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2020年12月,配合新巢湖大桥建设,湖光路电缆隧道正式投运,隧道全长780米,整体位于巢湖湖底42米,是安徽省首条湖底电缆隧道,也是安徽最深的专业电缆隧道。

  沿着电缆隧道,胡燕和徐其友使用红外测温仪、钳形电流表等设备,对运行中的高压电缆进行带电检测,同步检查电缆外部是否存在破损,金属构架是否完好等情况。

  “接头是高压电缆最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缺陷位置,必须重点关注。我们会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发展趋势,超前发现细微隐患,制定进一步检测或检修计划。”徐其友说。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每月定期全面巡视的同时,每天还通过隧道内部的巡视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掌握电缆真实运行情况。

  地下高压电缆与城市平稳供电、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被誉为“城市生命线”。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电网拥有莲岗、京商、裕溪路、湖光路四个专业地下电缆隧道,内部集合重要高压电缆16回。目前,合肥电网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地下高压电缆总长度达531.11公里,占全省同类型电缆长度超70%。

  “我们目前正和合肥市相关科技公司合作,加快推进声纹识别等应用落地至高压电缆运维工作中,同时也将加快高压电缆建设工作。”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副主任关少卿表示。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2025年安徽科技工作如何发力?


发布于2025-01-17 23:11:01

文旅融合 绘就徽风皖韵新画卷


发布于2025-01-17 06:48: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