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入口还能尝到淡淡兰花香……“桐城水芹”以其独特风味,成为桐城当地特色美食的代表。这段时间,随着六尺巷的“出圈”,众多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桐城水芹”颇受青睐,销量节节攀升。
“要不要点一份我们的招牌菜清炒水芹尝尝?桐城水芹是我们店招牌,大家吃完后,评价都不错。”12月6日中午,桐城市桐心楼酒店内,老板张朝丽热情地招呼食客。
张朝丽说,最近不仅有游客特意来桐心楼品尝清炒水芹,还接到不少外地客户购买新鲜水芹的订单。“你看,这些是准备寄往上海的,前天,刚寄了一批去内蒙古。”张朝丽指着地上打包好的水芹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要采购80多斤水芹,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漫长的岁月沉淀,造就了桐城水芹的别样风味。据了解,桐城水芹在当地大面积栽培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桐城水芹”先后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度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目前,桐城市的水芹核心种植面积有200多亩,年产量达2600吨。它主要种植在桐城市境内旧河床上层改造而成的泉水田或山区附近的低洼泉水田,泉水冬暖夏凉且土壤腐殖质含量极高,从而使水芹具有兰香浓郁、脆嫩爽口、回味甘甜的独特品质。”桐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畦水芹绿,十里菜香飘。走进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石河村的金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50多亩的桐城水芹种植基地,一股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田间的水芹刚刚冒出新芽。
“11月中旬,第四茬就已收割完毕,田间这些水芹是新长出来的,明年开春过后就能收割了。”金大地合作社负责人吴行正告诉记者,桐城水芹采用一次定植、多次采收的栽培方式,一年可以收割四茬。
“往年每亩的年收益在3.5万元左右,但今年的行情好,市场供不应求,每斤的批发价比去年高了1元多钱,预计今年每亩的收益能达到4万元。”吴行正说。
好收成带来新希望。看到桐城水芹“火出圈”,吴行正心中也有了新的计划。“我打算明年再去承包几十亩地种植水芹,不然未来跟不上市场需求。”吴行正笑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