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山做幕水搭台 翩翩起舞如云似浪

  • 2025-02-07 07:34
  • 来源: 合肥日报
  • 作者:

  数以万计的鸟儿汇聚成一片浩瀚的“鸟浪”,时而直冲云霄,时而螺旋式波浪盘旋,不断变幻犹如电影《大鱼海棠》中的巨大鲲鹏。近日,这一幕在合肥巢湖桂花台上演,被恰巧在此观鸟的生态摄影师张忠东记录下来。

  【直击】巢湖现“大鱼海棠”奇景

  2月4日傍晚,张忠东来到合肥巢湖的桂花台观鸟。“我那天打算等夕阳西下时,拍摄小天鹅和大雁在落日下飞过的场景。”张忠东告诉记者,等到太阳快落山时,他期待的场景始终没有出现。

  就在张忠东准备离开时,远处天边忽然出现了一波“鸟浪”。设备已经收得差不多,张忠东只能赶紧拿起他的“大炮筒”手持拍摄。专业“打鸟”的相机庞大且笨重,想要手持拍视频难度极大。“最后实在举不动,只好趴在旁边的垃圾桶上拍了几段视频。”就这样,宝贵瞬间被记录了下来。

  【揭秘】这波“鸟浪”成因是何?

  据悉,这是有影像记录以来,巢湖首次出现超大规模的“鸟浪”,数量多达数万只,也是目前在合肥拍摄到的最壮观的“鸟浪”景象。

  “视频中它们螺旋式飞舞,并且集群达到这么大规模,最符合花脸鸭的习性。”安徽省鸟类专家解释道,它们白天会在巢湖休息,傍晚则集群飞往湖边的芦苇荡、浅水区、湿地或者农田里觅食。“它们在迁移的过程中,习惯集群飞翔,一方面是保持一致性,更多的还是为抵抗天敌的侵扰。”此外,在飞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同类一起行动。

  视频中呈现的“鸟浪”螺旋式飞舞画面,鸟儿们之间不会撞上吗?对此,专家表示,鸟儿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为精妙的飞行协调机制,涉及到鸟类的感知能力、飞行技巧和群体行为的本能,例如它们的眼睛拥有360度的视野范围,可以快速识别前方障碍物和其他鸟类的位置,及时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这些因素相互配合,使得鸟群能够在空中有序飞行。

  专家分析,这一大群“鸟浪”极有可能是来自黄河三角洲。原因在于,近日寒潮降临,它们有可能南下迁徙寻找新的栖息觅食地。巢湖桂花台附近水草丰茂,生态环境优美,正好地处黄河三角洲到鄱阳湖迁徙路线。

  ·本报记者 张梦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链接

  巢湖鸟类资源再创新高

  2025年初,巢湖生物资源调查传来好消息,2024年度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共发现鸟类18目60科302种,创下环巢湖年度鸟类数量新纪录。其中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4种,共记录到鸟类数量为48641只。这一年来,环巢湖鸟类新记录频现,共发现新记录鸟类13种,分别为彩鹮、绿眉鸭、三趾滨鹬、大杓鹬、疣鼻天鹅、斑胁田鸡、大鵟、北棕腹鹰鹃、橙腹叶鹎、毛脚燕、红胸姬鹟、普通朱雀、日本灰头鹀。2025年1月12日,在2025年十八联圩湿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中,竟然一次性发现了932只小天鹅,再创新高。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2025年徽商大会新闻发布会


发布于2025-03-18 14:50:36

安徽合肥:欢送新兵入伍


发布于2025-03-17 2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