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绿金生态 > 乡村振兴

沃野绘新景

中安在线   2024-05-16 09:47:11   来源:淮北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陈陈 闫文化 通讯员 陈洪磊 丁欠欠   编辑:冯一嘉

  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把法律确定的重大原则、重要制度、重点要求落实到我市“三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真抓实干、奋力争先,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和美宜居。2021年至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连续三年稳步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增速居全省第一。

  ——产业基础持续夯实。小麦单产连续六年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171.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8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2.39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2%。市本级及濉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万亩,濉溪县获国家制种大县政策奖励。设立淮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北市种业科学研究院)和濉溪分院。加快制定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全市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28家,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4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288个,累计认定“淮优”农产品生产主体100家、产品17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相山区、烈山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濉溪县百善镇、相山区渠沟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工作,并被列入全省试点,民政部、省民政厅、省政策指导组等对“衔接并轨”改革方向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人才队伍强而有力。扎实开展第八批选派工作,选派117名优秀干部在39个村驻村工作。选派430名科技特派员对行政村进行全覆盖式“一对一”服务。全市在册家庭农场121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8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14个。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等人事管理倾斜性政策,实施乡村学校教师申报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出台《淮北市乡村振兴人才中、初级职称评审实施办法》,2023年首次评审农民高级职称38名、中级职称80名、初级职称70名。

  ——乡风文明活跃繁荣。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文明村镇14个,省级文明村镇3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77.4%,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94.4%,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全市镇(街道)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共2600余场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活动共8000余场次。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2021年以来累计改造提升农村户厕47286户,完成7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38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杜集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在程阁村试点开展生态治理黑臭水体工作,形成具有淮北特点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程阁村模式”。

  ——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学习“三农”政策理论和会议、文件精神,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及工作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工作“赛马”考核方案等,市级对21个镇(涉农街道)提级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年度考核优秀的,给予200万元奖励;年度同类别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扎实创新推行“片区党委”“跨村联营、抱团发展”模式。探索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已组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村273个,占比88.6%,带动村集体增加产业收入1500余万元。创新推广乡村振兴超市积分制,乡村振兴超市建设实现行政村基本覆盖。濉溪县临涣派出所入选第二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濉溪县临涣镇“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城乡融合高效快速。印发出台《淮北市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淮北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村庄布点规划》,目前共编制完成24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制定1+6+20和美乡村配套方案,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开展季度“赛马”评比。2023年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47.658公里,养护提升233公里,濉溪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28个、村级寄递物流示范站点20个,建制村通客车比例100%。

  ——扶持措施全面科学。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明确纳入《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出台《淮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成立“五大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6个专项小组,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市级领导联系到村、帮扶到户。制定农业高质高效扶持政策、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等政策措施,2023年兑现市级扶持资金6000万元。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活体质押贷”“种子贷”“秸秆贷”等多种创新信贷产品。

  ……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串串闪亮数字,反映出淮北紧贴群众呼声期盼、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全面建设“五宜”幸福城市汇聚起磅礴力量。

  这里跳动着强健的乡村发展脉动,这里诠释着“五宜”幸福的田园生活。一幅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时代画卷在淮北大地上徐徐展开。(记者 王陈陈 闫文化 通讯员 陈洪磊 丁欠欠)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