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绿金生态 > 旅游

呵护一城碧水

——淮北市加强水资源管理释放生态红利

2020年11月25日      作者: 王陈陈 通讯员 翟园园 武启

  淮北虽然地处北方平原,但随处可见碧波荡漾的河湖,为城市增添了一丝灵动。得益于淮北市始终坚持创新思路,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不断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有序绘就了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

  两项民生工程实现新突破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全市上下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基层防汛预警预报体系工程建设上一路前行,积极探索新时代农村治水新样板。

  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从饮水解困到提质增效,从农村饮水到城乡统筹,从水源保障到长效管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仅濉溪县就投入4.08亿元,先后建设了张圩水厂、谢店水厂、五沟水厂改扩建工程、临涣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三供一业管网延伸工程以及修复老旧水厂,着力解决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同时,通过寻找优质水源井以及“三供一业”管网延伸等工程措施,对原水厂水源进行水源置换。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完工,水质达标,顺利通水。

  在农村基层防汛预警预报体系工程建设方面,濉溪县落实进度较快,开展洪涝灾害调查评价;新建6个自动水位监测站、8个视频监测站;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开发部署,建设区级延伸至镇(街道)视频会商系统,配置预警设施设备等。目前,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合验收,项目质量、进度在同类型建设项目中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有利于保护受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发展。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农业生产与水息息相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濉溪县粮食种植面积339.6万亩,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小麦)繁育基地。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县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足文章,逐步完善各类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充分利用辖区采煤沉陷坑、河道等水资源优势,基本形成水到渠成的良好态势,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从县水务局获悉,全县聚焦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孟沟下段中小河流治理,疏浚长度8.41公里,疏浚土方12万方,从根本上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全面完工并验收朱寨沟闸拆除重建工程,有效保障王引河安全度汛;建设完成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改变低洼易涝区涝灾严重等局面,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有效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全市上下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因水施用,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利用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对一县三区取水口逐一开展核查登记,建立取水口名录,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封填和封存的方式,关停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自备井。

  河湖长制工作进入新阶段

  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乾隆湖作为濉溪老城的地标,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成为淮北市中央湖带上的重要节点、淮水北调入相城的起始点,还被打造成旅游观光景区,成了市民和游客假日“打卡地”。

  依托河湖长制工作,淮北市聚力治理河道生态,打造亲水文化平台,提升城市品位,为市民锻炼、休闲和娱乐提供广阔天地。

  强化巡河制度保障。认真落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制定巡河湖方案,推广普及手机APP开展在线巡河,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和报告违反河湖管理规定的各种行为。

  建立“河长+警长”机制。各级河湖警长与涉水行政执法部门加强跨区域河流、湖泊协作,建立信息互通、线索互查、资源互享、联动联勤的工作机制,合力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

  跟踪督办重点问题整改。各县区按照属地政府限期整改、主管部门现场验收、整改材料上传销号的步骤,督促责任镇(园区)整改落实水利部和省河长办暗访发现的问题,推动河湖长制见实见效。

  在淮北,美丽河湖已遍布市区、城镇、乡村。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何鸿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