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绿金生态 > 美丽乡村

走在新时代的田野上

——“十三五”期间淮北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2021年01月04日      作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刘璇

  “十三五”期间,淮北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聚力聚焦产业发展,经济形势稳中有进。淮北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连续16年喜获丰收,小麦单产居全省前列,是全省第二个小麦千斤市,实现量质齐升;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多万亩,濉溪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加强大棚房专项整治,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淮北市未发生一起猪瘟事件;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政策,推进养殖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畜牧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发展休闲农业,百善镇、渠沟镇先后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137个,覆盖率47%,杜集区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双认证”。注册“淮优”农产品商标,成立“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认定两批90家134个“淮优”农产品,成功举办2019“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为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贡献力量。濉溪县、相山区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10653元,增幅7.8%,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2元,增长10.3%。2020年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3元,增幅达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聚力聚焦农村改革,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淮北市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20年三季度,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8.9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2%。实现确权信息常态化管理。探索宅基地改革和管理,举办全市乡村治理暨农村宅基地管理培训班,培训市、县区、镇办、村四级工作人员共计98人。发放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政策汇编340余份,全市20个镇办、308个村的宅基地审批管理一站式服务窗口桌卡均发放到位。三区一县均在政府网站公布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审批办理流程和工作挂图,且建立村级协管员制度,上报了协管员名单。加强执法检查,将宅基地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畴。据了解,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共受理宅基地申请399个,已审批310个。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农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法案件5起。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杜集区被评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盘活利用省级示范试点,截至目前,共拆除破旧房屋2011间,拆除面积达52486平方米,并根据群众个人意愿选择打造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药园。此外,部分镇通过整合零星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聚少成多,通过实施新增耕地和增减挂等土地项目,获得了建设土地指标。全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389个,改革率100%,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数391个,其中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87个,集体经济合作社104个,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率达到100%。316个村(涉农社区)完成“三变”改革,占可实施“三变”改革总村数的100%,量化集体资产7.164亿元,参与“三变”股民人数146.624万人。全市389个村居(其中涉农村居316个)共核实资产总额34.69亿元,资金6.36亿。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76个,新增省示范合作社8个、省示范家庭农场8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

  ——聚力聚焦环境整治,农村生态明显好转。淮北市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2020年完成户改厕29797户,竣工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全市18个镇政府驻地和6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度4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全面竣工,2020年度19个省级中心村已完成工程进度91.5%,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202个,占布点规划中心村的83.5%,完成“十三五”任务的104.1%。我市先后组织参加2017、2018、2019、2020年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6%。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来源: 淮北日报    编辑: 何鸿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