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淮北 > 绿金生态 > 美丽乡村

《中国城市报》1月18日报道

安徽省淮北市:兴产业治环境,民富景美活力旺

2021年01月27日      作者: 刘露

  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小麦单产491.8公斤,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七连丰”;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一村一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值增效;深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处置、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

  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厚植乡村文化底蕴,补齐民生短板,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蹚出了一条具有淮北特色、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子。

  夯实农业基础

  集聚乡村发展合力

  “淮北市把夯实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并入围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市。”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若军告诉记者,目前,淮北市已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多万亩,其中濉溪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据了解,淮北市还认真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政策,推进养殖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畜牧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发展休闲农业,濉溪县百善镇、相山区渠沟镇先后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137个,覆盖率达47%,杜集区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

  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以浍北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经营的农业产业园,打造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南坪镇党委委员顿广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镇重点巩固培育和发展了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业合作示范社和30个家庭农场,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2020年新增土地规模流转面积3000亩;淮北汉世伟投资有限公司生猪养殖项目和天安农业生猪养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两家企业同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提供猪仔、饲料、技术,农户只需在家饲养管理,几个月即可获得养殖效益。

  淮北市把品牌建设作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持续培优做强“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截至目前,该市共认定90家134个“淮优”农产品,成立“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4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杜集区段园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创新治理机制

  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近年来,淮北市聚焦聚力农村改革,不断创新治理机制,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自2017年起,淮北市探索在农村自然村庄建立村民理事会和党小组“一会一组”,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构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淮北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8.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2%。

  例如,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荷塘月色采摘园项目已于2020年7月全面建成开放。百善镇道口村党总支书记刘超告诉记者,该采摘园项目可使村集体收入直接增加10万元,加上后续建设的恐龙园儿童游乐项目、垂钓农家乐项目等,道口村2020年集体经济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100万元,同时带动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与道口村相邻的柳孜村也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发力。在该村“两委”带领下,柳孜村生态循环农业小区一期已吸引村里8户养殖户入驻,共承包15栋标准化养殖大棚。该村党总支书记徐勇说,依托示范区建设,村里实施和正农牧养殖、牧仕达种养殖一体等多个项目,预计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新增24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是淮北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有力举措。该市相山区渠沟镇利用地缘优势统一规划,实施“一村一品”蔬菜种植,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烈山区榴园村根据本村的发展基础、产业特点,科学规划建成种植面积达8万亩的石榴园,是全国六大石榴种植基地之一,2019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2020年前三季度,淮北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53元,增速为6.9%,位居安徽省第7位。目前,淮北市389个村(居)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87个、集体经济合作社104个,核实资产34.7亿元、资金6.4亿元,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57万人,经营性资产股权全部量化分配到位,确保农民享受改革红利。

  建设宜居乡村

  居民乐享发展成果

  花草掩映、道路宽阔、空气清新……如今,美丽的濉溪县刘桥镇体育公园对外开放,不仅为该镇新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逐渐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

  实际上,刘桥镇体育公园只是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按照“一城四园”新蓝图,刘桥镇强力推进中部精品城镇、东部新工业园、西部凤栖湖湿地公园、南部汽车园、北部现代农业园建设,积极打造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如今的刘桥镇已成为街道规划有序、建筑精致美观、马路平坦干净、市场繁荣稳定的宜居宜业新家园。

  乡村振兴,最终目的就是让村民生活更美好。淮北市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处置、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累计完成户改厕85065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18个镇政府驻地和6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同时,淮北市大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2020年共完成造林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9个,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全面完成2019年度40个省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2020年度17个省级中心村总体建设进度达到91.5%,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202个,占布点规划中心村的83.5%,完成“十三五”任务的104.1%。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使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亦具有重要意义。

  “长寿南山走一走,人生至少九十九”……贴着“长寿文化”标语的淮北市杜集区南山村近年来陆续修建了道路、停车场、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汉文化博物馆、观景台等,在保留皖北农村自然风光的前提下,既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又增添了新的乡村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建设不仅让南山村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也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一间间颇具特色的民居镶嵌在青山之间,一边是流淌着千年文化的南山汉文化博物馆,一边是代表现代文明的墙绘,传统与现代在南山村擦出火花,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来源: 淮北日报    编辑: 柏尧
相关新闻